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用稀硫酸鉴别锌片与铜片
用酚酞试液鉴别纯碱与烧碱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与二氧化碳
盖亚假说认为地球生命体与非生命体形成了一个可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该假说又分为强盖亚假说和弱盖亚假说。其中弱盖亚假说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有效地调节着大气的温度和化学构成。在生物体影响生物环境的同时,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生物进化的过程。强盖亚假说更进一步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为了这个有机体的健康,甚至可以自行清除那些有害的因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属于弱盖亚假说的是:
地球利用太阳能是一种星球尺度上的新陈代谢作用
大气层出现臭氧层空洞是因为人类过度活动造成的
沙漠中引种耐热植物后,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环保的重要性在于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苋菜的细胞液中有一些红色物质,无论用普通清水怎么冲洗,红色物质不会溶出。但如果把苋菜放在沸水中一烫,水立即变成红色。
这是因为:
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数为5.12亿,其中,农业劳动力数为2.94亿。
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16-20岁年龄组人口比重为9.1%,21-30岁为17.4%,31-40岁为18.4%,41-50岁为20.4%,50岁以上为34.7%。
农村农业劳动力中,16-20岁年龄人口比重为3.4%,21-30岁为16.7%,31-40岁为19.2%,41-50岁为26.3%,50岁以上为34.4%。
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不属于农业劳动力的人口数以()年龄组为最多。
50岁以上
41-50岁
31-40岁
16-20岁
宇宙加速膨胀是因为物质之间相互排斥,减速膨胀是因为物质之间相互吸引。因此,要在此基础上解释宇宙的加速或减速膨胀,必须要有不同特性的物质在不同的时期占主导地位,从而产生强大的排斥力或吸引力。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都产生吸引的引力,然而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表明,在星系里面还有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
以上论证如果为真,那么星系转动曲线研究结论隐含了下列哪一项前提: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产生的吸引性引力不足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粒子不是唯一的,存在其它粒子
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说明这个时期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说明存在超大质量、看不到的黑洞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数为5.12亿,其中,农业劳动力数为2.94亿。
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16-20岁年龄组人口比重为9.1%,21-30岁为17.4%,31-40岁为18.4%,41-50岁为20.4%,50岁以上为34.7%。
农村农业劳动力中,16-20岁年龄人口比重为3.4%,21-30岁为16.7%,31-40岁为19.2%,41-50岁为26.3%,50岁以上为34.4%。
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不属于农业劳动力的人口数为()亿。
1.46
2.18
2.94
5.12
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水和蛋白质
核酸和蛋白质
糖类和蛋白质
脂类和蛋白质
当物质达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0.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一些特殊性能。这种由既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
下列关于纳米材料,说法不正确的是:
在卫星上用纳米集成器件,卫星将更小,更容易发射
在布料上涂上纳米材质,能够使布具有防污抗菌作用
在汽车表面进行纳米镀膜就可以防止不同程度的刮伤
纳米材料制成的雨伞不沾水,轻轻一甩,就可以让伞面保持干燥
居民消费是指直接为居民个人消费的物质和劳务产品价值总值,包括个人生活中的食品、衣着等物质性消费,也包括各种劳务性消费。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居民消费的是:
企业购买的原材料
政府购买图书仪器
家庭购买的文教用品
学校购买的文教用品
在冰河世纪中期,地球上有数百万的猛犸象。然而两万年之后,他们几乎全部灭绝了。从对数百个猛犸象化石上萃取下来的DNA进行检测后发现,猛犸象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并不明显,所以它们不能适应自己的环境。10万年前的冰河世纪晚期的世界森林扩张最终导致许多动物所赖以生存的冰冻草原后来慢慢被森林所取代。
由此推出:
该对这些巨大动物从历史上消失负责的是饥饿的史前猎人
气候的剧变是猛犸象绝迹的主因
森林扩张最终导致猛犸象灭绝
灭绝是其基因变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