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最早的基础是唐代的幽州城,在此后的一千年中,北京曾经有过四次大规模的发展,或扩建,或新修,分别为金代的中都、元代的大都、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北京的凸字形城墙就是这样完成的。清代继承了明朝的北京,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系统未加改动,一直到了现代。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北京城首次大规模发展是在元代
北京城在明代早期扩建了外城
北京城的凸字形城墙形成于明代
北京城的整体布局在历史上没有大的改动
①诗比别类文学较纯粹,较精微
②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③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
④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⑤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⑥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③⑤④②⑥①
①④③⑤②⑥
①④②③⑤⑥
③⑤⑥①④②
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
①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②动物疫病、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
③生产、运输和销售农产品的情况和日期
④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
①②③
①③④
①②④
②③④
上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12万字以上的帛书,其中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是我国动物学、畜牧学的重要文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已从车战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愈来愈高。传说中的相马专家是伯乐,事实上,这类专家数量众多,《吕氏春秋》就提到十个相马家,《史记》也提到“以相马立名天下”的人士,这些都可以证明古人对相马的重视。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相马技术的发展使得车战逐渐被淘汰
《相马经》是伯乐所撰写的相马学专著
相马术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动物学的发展
相马师这一职业早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
文字是人类继语言之后的一大发明,如果说,语言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由动物到人的转变的话,那么文字的发明,则使人类从原始社会的低级阶段上升到文明社会的高级阶段,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人类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不是同时出现的
文字发明前人类处于原始社会低级阶段
文字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
文字是人类社会处于高级阶段的显著标志
某农场有一批大米需运往市中心的超市销售,现只租到一辆货运卡车,第一次运走了总数的五分之一还多60袋,第二次运走了总数的四分之一少60袋,最后还剩220袋没有运走,则这批大米一共有多少袋:
400
450
500
640
在一个圆形跑道上,小军环形一周需要8分钟,现在小军和小明分别从圆形跑道上的A点、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3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再行1分钟,小军走到B点。那么再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二次相遇: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在因果关系十分复杂的科学领域,即使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每做一次观察或试验,都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意味着,我们往往无法根据已知的有限原因精确地预测结果,每做一次预测,也都可能会出现偏差。我们将这种无法精确预测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随机现象的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郑州每年8月9日的气温
对正常人而言,剧烈运动后会出汗
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定量的水
继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相继发射成功后,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第一次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下列关于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表述,错误的是:
天宫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空间站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顺利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三步目标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空间交会对接与载人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并称为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
一颗恒星足够大且经过超新星爆发,才会坍缩为一颗中子星并伴随磁场增强。在这些中子星中,只有拥有强大磁场和高自转速度才能成为磁星。一般认为,磁星的磁场是在恒星变成中子星的首十秒透过炽热内核物质的对流所产生的,只有在对流现象发生期间拥有高自转速度(周期约10毫秒左右),产生的电流才会传遍整颗天体。
由此可以推出:( )。
能演变成磁星的星体一定是中子星
拥有高自转速度的中子星会产生强大磁场
如果不经历超新星爆发,大质量恒星是不会成为中子星的
只要中子星的内核物质产生强烈对流,就会在整个星体内出现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