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是印度洋西南部一个火山岛国,同非洲大陆隔离。渡渡鸟是仅产于毛里求斯的巨鸟,既不能飞,又跑不快。在被人类发现仅200年后,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残忍地杀害,成为西方工业社会以来,有史书记载的第一种被灭绝的动物。和渡渡鸟一样,大栌榄树也是岛上特有的珍贵树种,曾遍布全岛,由于木质坚硬细密,是大量出口的木材。但到1981年,只剩区区十三棵,都已到了垂暮之年,树龄高达三百岁。
1976年底至1977年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生态学家斯坦尼•坦普尔到毛里求斯研究大栌榄树,发现大栌榄树与渡渡鸟之间存在多种联系。渡渡鸟喜欢在大栌榄树林中生活,渡渡鸟经过的地方,大栌榄树总是绿林繁茂、幼苗茁壮。坦普尔进行研究时,渡渡鸟大约已灭绝300年,他测定大栌榄树年轮后发现,树龄也大约是300年,也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日,也正是大栌榄树绝育之时。
这个巧合引起了坦普尔的兴趣,他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一只渡渡鸟的遗骸,遗骸中还保留着几颗大栌榄树的果实。原来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木的种子。这使坦普尔萌生了一个想法:大栌榄树的树种要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尤其是要被渡渡鸟胃中的砂囊进行软化和磨损,才能发芽。不过,这需要证明。吐绶鸡是与渡渡鸟一样不会飞的禽类。于是,坦普尔让吐绶鸡吞下10粒大栌榄树的种子。几天后,种子排出吐绶鸡体外,外边的硬壳磨掉了一层。坦普尔便把这些种子埋在苗圃里,结果有3粒种子发了芽,这种宝贵的树木终于绝境逢生。
坦普尔关于渡渡鸟与大栌榄树关系的论文发表于1977年8月26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他认为,杀光了渡渡鸟,实际上也为大栌榄树挖掘了坟墓。但是,研究人员从逻辑推论和事实上间接证伪了渡渡鸟与大栌榄树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为它们不是唯一共生共栖的关系,也否定了人杀光渡渡鸟而间接造成大栌榄树灭绝的观点。
此时,一个假说顺理成章地提出,即外来物种入侵。肇事者当然还是人类,因为大栌榄树数量减少或灭绝更可能是因为欧洲人把猪和食螃猴以及其他竞争性植物带入岛上引起的。然而,物种入侵导致大栌榄树灭绝也只是一种假说,需要事实和研究来证实。
斯坦尼·坦普尔认为渡渡鸟和大栌榄树之间的关系是:
一脉相承
休戚相关
珠联璧合
环环相扣
水∶冻∶冰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牛∶耕∶田
纸张∶书写∶书籍
单身∶结婚∶已婚
衣服∶缝制∶布
下列哪组成语反映了同一种人际关系:
琴瑟和鸣 破镜重圆
负荆请罪 载舟覆舟
结草衔环 青梅竹马
相濡以沫 舐犊情深
依我国《继承法》,关于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优先于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无所谓谁优先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不相干
从群体成员活动的效率角度,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组成的群体产生的内聚力或摩擦力,在社会心理学上,统称为关系场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关系场效应的是:
三个和尚没水喝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人行,必有我师
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对于债务关系主体,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水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
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
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
在中国古代法律传统中,关于“礼”与“法”在社会治理中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礼法结合,礼主法辅,法为礼的重要实施手段
礼法结合,法主礼辅,礼为法的实施提供道德基础
礼法并重,两种社会规范分别从不同方面调整社会关系
礼法并重,将所有法律规范道德化,将所有道德规范法律化
可将皇帝与功臣的关系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皇帝作为帝国的所有者,控制着帝国的产权,但他不可能直接治理国家,必须委托一个或数个代理人来帮助他管理国家,在这样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下,皇帝给功臣们高官厚禄,对他们的要求是勤奋工作,为皇帝效命。不过皇帝最主要、最关心的还是要求功臣们不得造反。
根据以上文字,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作为委托人的皇帝有动机对功臣们进行监督
作为代理人的功臣们有动机勤奋工作,为皇帝效命
给功臣们高官厚禄是一种激励方式
皇帝总是有办法阻止功臣们造反
豆∶黄豆∶四季豆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瓜∶西瓜∶佛手瓜
果∶糖果∶罗汉果
茶∶奶茶∶乌龙茶
油∶酱油∶绵羊油
我们的音乐生活中,已然发生、正在发生一些足称重大的转变,但绝大多数人_______,不以为意。比如,你已经有多久没有被一首歌深深感动,未再体验那种灵魂直上云天的感受?我们没觉得这有什么,我们已经习惯于__________地对待音乐,偶尔地在社交网络随手转发一手歌曲,就像随手转发一桩八卦传闻。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默不作声 轻而易举
习焉不察 犹豫不决
默然接受 认真严肃
浑然不觉 随随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