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日,济南5名经过层层考试被录取的大学生掏粪工拜师、上岗。这5名大学生是在近400名报考者中被录取的,经过近半年的培训和环境适应,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掏粪工人。这件事对我们的启示是:
社会实践比书本知识更重要,上不上学无所谓
青少年应该追求高薪、舒适、稳定的职业
选择职业要避免竞争,自主创业才是就业的最好途径
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做贡献的职业都是光荣的
参加党课学习,共同_______政治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成了大学生们课余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填入划横线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研修
研究
研讨
讨论
某商场搞抽奖促销,限每人只能参与一次,活动规则是:一个纸箱里装有5个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其中3个是白色,2个是红色,参与者从中任意抽出2个球,如果两个都是白色可得抵用券100元,一白一红可得抵用券200元,两个都是红色可得抵用券400元。若小李和小林两人分别参加抽奖,那么两人获得抵用券之和不少于600元的概率是多少:
0.12
0.22
0.13
0.30
德国经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中受到的冲击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德国经济建立在先进的制造业的基础上,德国的机械装备和汽车制造业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一些人根据德国的例子得出结论: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的稳定性。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能够质疑上述结论:
某国制造业不发达,该国经济一直动荡不安
有些制造业不发达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
有些国家保持长期经济稳定,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
有些国家制造业很发达,但经济并没有长期保持稳定
以下关于历史纪念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9月18日是中国法定国耻日
从概念本身来说,“文化旅游”并非一个新名词,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经尝试了以文化需求为诱导的外出旅行活动。宗教朝圣、探寻历史古迹、参加特殊节庆活动等,都是旅游体验的一部分。可以说,旅游本身就有文化因子,而文化旅游,更是可以在丰富旅游者旅行见闻的同时,提供旅行者和被访地双方更加独特的文化碰撞和交流。20世纪70年代后期,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概念,“文化旅游”模式逐渐兴起。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蕴含文化色彩的旅游由来已久
“文化旅游”模式诞生于古罗马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文化是促使人们旅游的关键因素
某单位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队活动。工龄在16年以上的作为高级导师,每人必须带2个或者3个徒弟。工龄在11至15年的有12人作为初级导师,每人必须带1个徒弟。工龄在5年以下的有28人作为徒弟。如果带3个徒弟的高级导师人数比带2个徒弟的高级导师人数多两人,那么该单位参与这项活动的一共有:
43人
46人
49人
52人
某服装商场举行店庆优惠活动,全场商品满199减100元,满399减200元,满599减300元,该服装商场平时全场5.5折销售服装,小王买了价值680元,440元,250元服装各一件,那么参加店庆活动与平时相比:
少花了16.5元
多花了16.5元
少花了15.5元
多花了15.5元
根据建筑的功能来区分,下列哪一建筑的用途不具有纪念性质:
华表
牌坊
凯旋门
佛塔
关于新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第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949年,刚成立的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长征1号在甘肃酒泉发射成功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