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藏高原中部隆升的时间和幅度,不少研究认为高原中部在3500万年前已经达到了4500米的高度。然而近日,某研究团队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藏北伦坡拉盆地采集到了一些大型棕榈化石。这些化石形成于2500万年前,其中所埋藏的棕榈叶叶片宽阔,叶柄极长。研究团队由此推测: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并未隆升,这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
要得到上述研究推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目前,人们还没有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35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
这些化石,加上早期已发现的大量植物化石,显示出当时青藏高原的生物具有多样性
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极少数在亚热带地区,如果海拔超过2500米,棕榈科植物根本不可能存活
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峡谷,峡谷里生长着棕榈,而峡谷两侧则是海拔约4000米的高山
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在减贫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有意义的探索研究,对于如何解决贫困这个艰巨而宏观的世界性课题,他们将其分解为较小、更易于管理的问题,从细节入手,从而交出了一份更具可操作性的答卷。他们的实践表明,这些小而精确的问题通常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干预性实验来获得精准的答案,从而做到有效减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通过田野实验方法验证具体减贫政策的效果,从而发现有效地克服贫困状态的相关政策,这种研究路径正是发展经济学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前沿研究方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三位经济学家获奖原因分析
通过田野实验方法能解决世界性贫困问题
宏观性世界问题需要用干预性实验来进行验证
宏观性经济问题可通过精细的干预性实验探讨研究
小张和小王在同一个学校读研究生,每天早上从宿舍到学校有6:40、7:00、7:20和7:40发车的4班校车。某星期周一到周三,小张和小王都坐班车去学校,且每个人在3天中乘坐的班车发车时间都不同。问这3天小张和小王每天都乘坐同一趟班车的概率在:
3%以下
3%~4%之间
4%~5%之间
5%以上
在哲学家看来,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代表物质的存在,代表人的存在。荷尔德林既是诗人,也是哲学家,他的名句“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通过海德格尔的阐释更加得到了升华,扩大了其影响力。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乃是人的所有物”“唯有语言处,才有世界”“语言足以担保——也就是说,语言保证了人——作为历史性的人而存在的可能性”,语言“是那种拥有人之存在的最高可能性的本有事件”。所以,语言是人之存在的明证。难怪那么多哲学家都对语言研究感兴趣,甚至还有专门的语言哲学分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语言即是存在
哲学思想的传承
语言深刻影响哲学
哲学家对语言的看法
科学家对76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采用“一名志愿者带一只狗前去探望病人”、“一名志愿者前去探望病人”以及“没有志愿者”三种方法分别测试这些病人的反应。结果发现第一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下降了24%,第二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只下降了10%,第三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仍保持原来水平,因此科学家认为,狗能帮助心脏病人降低焦虑情绪。
下面哪一项最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
带狗和不带狗探视的实验分别选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
在带狗的志愿者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志愿者带去探望病人的大多数狗都是性情比较温顺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
基因的多样性
染色体的多样性
细胞的多样性
DNA的多样性
“神舟”七号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触摸和感受到地球以外的世界。载人航天中三大基本技术是:天地往返、出舱行走、________。
释放伴飞小卫星
深空探测
在轨试验
交会对接
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坚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埋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和期待,希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调子,凄凉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中,我们看不到《涉江》中“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余将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对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地,它却有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现实的自信心,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根据本文,屈原在《悲回风》中明确表达出的情感是:
懊丧
惋惜
埋怨
绝望
2016年S市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总额为1030.00亿元,占S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0%。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19937件,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受理发明专利申请54339件,增长15.7%。全年专利授权量为64230件,增长5.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0086件,增长14.1%。全年PCT国际专利受理量为1560件,比上年增长47.2%。至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85049件。年内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06家。年内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469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7.4%。至年末,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0969项。全年经认定登记的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12万件,比上年下降5.8%;合同金额822.86亿元,增长16.2%。
2015和2016年S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约占同期生产总值的:
3.67%
3.74%
3.77%
3.84%
2016年S市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总额为1030.00亿元,占S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0%。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19937件,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受理发明专利申请54339件,增长15.7%。全年专利授权量为64230件,增长5.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0086件,增长14.1%。全年PCT国际专利受理量为1560件,比上年增长47.2%。至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85049件。年内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06家。年内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469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7.4%。至年末,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0969项。全年经认定登记的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12万件,比上年下降5.8%;合同金额822.86亿元,增长16.2%。
2013~2016年间,S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与上年相比增速最快的年份是: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