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藏语、羌语、缅语等400多种东亚语言被认为拥有共同的祖先语言,合称为汉藏语系,这一语系的母语使用人数仅次于印欧语系。一直以来,语言学家对汉藏语系内部各语支亲缘关系、分化时间以及起源地点长期存在争议。近日,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宣布,综合运用语言学和遗传学等分析方法,他们发现汉藏语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北方,并于约6000年前出现了第一次分化。该成果近日以原创性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
这段文字接下来不太可能介绍的是:
该团队的研究过程与详细结论
这一研究所提供的研究范式
各界对这一研究成果的评价
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的关系
所谓科学家的宗教情结,是指科学家信仰宗教或者具有宗教情怀,对宗教信仰本身充满尊重和敬畏,对宗教信仰的意义和价值持肯定的态度。应当指出的是,有些科学家尽管也对宗教信仰这种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和事物表示尊重和理解,对其意义和价值表示一定程度的肯定,但对宇宙世界却持彻底的理性主义的态度或者实证的态度,不承认超越性的存在显然,这样的科学家并不能被视为具有宗教情结。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以下不能视其为具有宗教情结科学家的是:
信仰宗教或者具有宗教情怀的科学家
对宗教信仰本身充满尊重和敬畏的科学家
对宗教信仰的意义和价值持肯定态度的科学家
对宇宙世界却持彻底的理性主义的态度或者实证的态度,不承认超越性存在的科学家
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的积雪正在快速融化,20年后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的积雪可能消失殆尽。自2000年以来,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的积雪减少了26%,2007年时,山峰积雪覆盖的面积比1912年时缩小了85%。造成山峰积雪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气候变暖,而云的变化和降雪量的变化则是次要因素。
最能反映这段文字原意的是:
2007年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的积雪覆盖面积是1912年的15%
进入21世纪,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积雪的融化速度越来越快
如果不能改变气候变暖趋势,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的积雪可能在20年后消失殆尽
进入20世纪,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积雪开始融化
传说大禹治水时,左手执“准绳”,右手拿“规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所由生也”。 这个传说说明: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
某次会议需要印制会议材料,参会人员共计300人,每人发放一份会议议程,每5人共用一份会议讨论资料,每间客房(每间住2人,无单人)发放一份本地出行提示。会议材料的印制价格如下,则印制会议材料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3390
3875
4155
5430
目前,此项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有几件事要做。首先得能在实验室研制出样品,其次还得能扩大产量以应市场之需。而要大量经济地生产,还得研制出廉价原料,利用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批量生产。
由此可以推出:
研制出廉价原料是该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目前已经能在实验室研制出样品
只要有廉价的原料就能扩大产量
目前的原料太昂贵
目前,生物加工食物体系要成为现实,还有几件事要做。先得能在培养基里培养出蔬菜和水果的组织,还得能扩大产量以应市场之需。而要大量经济地生产,还得研制出廉价原料,利用其中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批量生产。
由此可以推出:
研制出廉价原料是生物加工食物体系的关键
目前已经能在培养基里培养出蔬菜或水果的组织
只要有廉价的原料就能扩大产量
目前的原料太昂贵
2010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8.5%。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标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
分执行部门看,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约是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的:
2.9倍
2.6倍
2.5倍
2.2倍
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立和在研项目共547项,其中新立项目123项,在研项目424项。国家财政共投入26亿元。
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项目总数最多的三个领域占所有项目总数的比重约为:
32%
35%
38%
41%
喜马拉雅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其顶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堪称世界之最。
近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勘测,弄清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来龙去脉。科学家们从喜马拉雅山的远古海底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标本,从而证明:早在4000~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
众所周知,地球最上层约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叫做岩石层,岩石层可以发生脆性断裂,形成为数不多的板块,板块之间可以作相对运动。根据板块大地构造假说,科学家们将全球岩石分为6个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板块。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欧亚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所致。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代之以高耸入云的山脉。
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是不会超过万米的。他们曾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解释。()①我们用雪白细嫩的豆腐来“叠罗汉”,()①不需叠上几层,最底层的豆腐必将由于承受不了其上的压力而最终“垮台”。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山脉的升高。因为山脉的升高也像是“叠罗汉”,只不过是用泥土、岩石在不断堆积而已。在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是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那样散架崩塌。经过推算,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到10000米时的负荷。这一假说同样证明了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然而,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②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变,()②不用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到那时,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
关于科学家推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还是个谜
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有可能超过万米
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也不例外
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最高只能达到万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