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丝路”的得名显然源于对地貌特征的概括,其主要路径是从中原出发向北至漠北蒙古草原折而西行,再经欧亚草原地带直达欧洲,尽管途中也有非草原景观的荒漠和半荒漠地貌类型,但其主体为欧亚草原地带。欧亚草原东西延伸呈连续带状分布,西起多瑙河下游,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哈萨克丘陵、蒙古高原,直至中国东北松辽平原,东西绵延近110个经度,是地球上最宽广的草原带,在地形和地貌上堪称畅通无阻的天然通衢,为东西方交通提供便利。草原丝路主干线分布于北纬40~50度之间的欧亚草原地带,_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冠以“草原”,可谓名副其实
丝绸是草原丝路的重要输出品
“草原丝路”是丝路概念广义化的结果
地貌特征是划分不同“丝绸之路”的主要依据
我国全年降水量、河川径流量60%~80%集中在汛期;同时,降水和径流的年际变化显著,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南方地区相差2~4倍,北方地区相差3~6倍,径流量最大和最小年份相差10~15倍。天然来水过程与需水过程不匹配,很多地区出现旱涝急转,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加大。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口和经济要素进一步向城市集聚。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仅30%,2020年已达63.8%。城市群尤其中心城市水资源保障问题将日益突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我国降水和河川径流年际变化较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衰减态势可能会进一步持续
我国水资源分布失衡、供需矛盾突出,与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关
近几年,“用工荒”让农民工持续成为社会焦点。往年农民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区域。随着中西部省份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这些地区,东部地区的“用工荒”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下列对东部地区“用工荒”问题出现原因理解正确的有:
工资增长缓慢,生活成本不断提高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农民工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
中西部基础设施改善,区域增长更平衡
①既然是团圆饭,春晚的味道如何显然已不是最重要的
②它年复一年地陪伴百姓迎接新年钟声,陪伴无数家庭包饺子、吃年夜饭,陪伴一代代孤独的海外游子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儿
③如今,春晚就像过年回家的车票、大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饭一样,一样都不能少
④从1983年至今,从“全民联欢”到“全民吐槽”,春晚这桌“年夜饭”已经做了30多年
⑤相反,如果不看春晚,这个春节或许会让人觉得多少有些遗憾
⑥实际上,一道已经吃了30多年的大餐,要想年年有新意、场场有突破,要想让每一名观众都满意,根本没有可能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③②④⑥①⑤
③④②①⑤⑥
④②③①⑤⑥
④③②①⑥⑤
上世纪60到70年代,一系列医学伦理事件的发生促进了病人权利的运动。在处理医学决定时,医生家长式作风受到批判,以“共享决定权”为原则的新的医患关系产生了。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医学的专业性意味着医患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巨大知识壁垒,平等也就无从谈起。病人对治疗效果的预期往往高于医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和医学风险认识又远远低于医生,缺位和无效的沟通既给临床治疗制造了巨大成本,又使医患的情感遭到巨大打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医生与病人却被有史以来最为紧张的关系所羁绊
完完全全的平等并不是拯救现代医患关系的良药
病人们在这个时候却发现医生们越来越难以信任
今天作为医疗行业的医学所处的关系网极为复杂
下列历史名人按生活年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周文王一管仲一孔子
周公旦一李斯一楚庄王
孙膑一诸葛亮一蒙恬
屈原一勾践一伍子胥
正是由于中国等亚洲国家对日本当时(麦克阿瑟统治期)比现在问题更严重的历史教科书_______,错失了_______影响的最佳时机,新一代日本人长成了,问题才更_______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熟视无睹 实行 复杂
沉默不语 实行 棘手
沉默不语 施加 棘手
熟视无睹 施加 复杂
历史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联合国宣言》的资料作为下堂活动课的讨论主题,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东战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因为传统媒体的式微,媒体所扮演的传统的守门人角色也被淡化,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信息分发渠道,更多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和算法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资讯。在“你需要知道的”与“你想要知道的”两者之间,如果“你想要知道的”资讯唾手可得,那很多人就很难走出自己的“舒适地带”。有研究发现,即使在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人们也会选择符合自己文化偏见的电视节目。数字经济时代,强化这种偏见的趋势更是急剧加强。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所扮演的传统的守门人角色被淡化
由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信息渠道,这使人际交往比以往变得更加便利和频繁
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为你提供“你需要知道的”和“你想要知道的”任何信息
在信息交流中,人们乐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地带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传统翻译理论认为原文与译文应该相互等同,因此,“忠实”是翻译的基本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翻译研究理论,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反对本质主义,反对“译文的本质是原文”这一传统思想。这种翻译研究的新思潮,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即认为不忠实于原文是正常甚至必然的。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翻译者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进行独特的翻译创作,翻译者被认为是文本的另一个作者。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新兴翻译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关系
翻译者对翻译文本的创造性贡献
新兴翻译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区别
翻译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