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变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随机性极大,突变率高,变异速度快,这意味着它们更有机会形成适应环境的________。然而,并非每种变异都能让病毒存活并发展下去。同一时期,病毒的变异株可能有很多种,但“________”,只有那些能更有效________免疫系统侦测且传播能力强的毒株才能最终成为优势株。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特质 优胜劣汰 突破
性状 适者生存 躲避
机能 胜者为王 迷惑
表征 此消彼长 逃脱
实现不同产业发展模式的升级,关键是突破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这就需要企业由过去的重投资转向重创新,由注重规模_______转向注重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如果不能由低端制造向高生产率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产品链管理等环节_______,企业就会错过产品升级的机遇,更_______创新活跃期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扩张 延伸 遑论
扩充 延伸 别论
扩充 衍生 遑论
扩张 衍生 别论
某彩票设有一等奖和二等奖,其玩法为从10个数字中选出4个,如果当期开奖的4个数字组合与所选数字有3个相同则中二等奖,奖金为投注金额的3倍,4个数字完全相同则中一等奖。为了保证彩票理论中奖金额与投注金额之比符合国家50%的规定,则一等奖的奖金应为二等奖的多少倍:
8
9
10
11
某市为合理用电,鼓励各用户安装峰谷电表,该市原电价每度0.53元,改新表后,每晚10点至次日早8点为低谷,每度收0.28元,其余时间为高峰期,每度0.56元,为改装新电表每个用户须收取100元改装费。假定某用户每月用200度电,两个不同时段用电量各为100度,那么改装电表12个月后,该用户可节约多少元:
161
162
163
164
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的大众媒介处于垄断地位。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媒体对国内的各类社会矛盾______,这种状况招致了社会各界的批评与不满,广大民众强烈要求传媒积极发挥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由此,“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莫衷一是 纷至沓来
置若罔闻 应运而生
群策群力 风靡一时
人云亦云 横空出世
美国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决策者专注于其他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而不是其正当文化。他们认为,人们会为了投票的机会而放弃近期的安全和稳定。他们利用军事干预来推行民主价值观,而没有考虑这种做法所带来的问题,而且还忽视了他们希望去说服的那些人的价值观和利益。
上面这段话主要表达的意思是:
认为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因专注于其他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而犯了不少错误
认为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一味地干预而没有考虑他国人民的价值观和利益
认为美国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犯了三大错误
认为美国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犯了四大错误
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全面剖析和________了电视传媒所主导的文化。他指出,在电视剧行业________的时代,电视剧改变了公众话语的意义和内容;许多公众话题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即使是严肃的历史,也难免会遭受娱乐化的解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诠释 独占鳌头
解读 风起云涌
批判 蒸蒸日上
审视 势如破竹
中国政府生物技术研发投资仅次于美国,在国际上居第二位。有专家认为,如果在推广确认安全的转基因作物生产上迟疑不决,不但会让我们在国际竞争中错失先机,也会造成庞大公共研发资金的极大浪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专家的论述:
中国政府生物技术研发投资中,只有极少量被用于转基因作物研究
国际竞争主要取决于理论上的创新,而不是技术上的推广
匆忙推广不完善的研发成果可能会造成公共研发资金的更大浪费
许多反对推广转基因作物生产的国家在生物技术研发领域都投资甚少
2013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时指出,中美两国正在共同致力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下列对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历程中的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 ②尼克松访华 ③中美联合发表“八一七公报” ④乒乓外交
④③②①
③①④②
④②①③
④②③①
在欧洲,随着强悍的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拉丁语曾经成了通用的语言。但随着帝国的衰亡,各民族借用拉丁语又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体系。此后,欧洲战事不断,语言也相互渗透。诺曼公爵征服英国后,法语成了宫廷贵族的语言,讲法语也成了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直到二十世纪初,法语以其词义准确、不致发生歧义仍然在欧洲国际会议中受到推崇,正式外交文本也基本上都采用法语。但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随着英美国家的崛起,英语又逐渐变得强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语与法语同时成为了欧洲国际会议的工作语言。到二战后,由于美国在全球霸主地位的确立,英语逐渐超越了法语的地位,成为世界外交场合的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语言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拉丁语对欧洲语言产生深远影响
现代外交场合的工作语言之争早已产生
英语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已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