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IBM错过了收购一家新企业的机会,这家公司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叫做复印。两年后,施乐公司诞生,从此以后IBM每天都追悔莫及。10年后,DEC公司发明了小型机,IBM认为太小的家伙不足以进行像样的运算,可当IBM最终进入小型机市场时,DEC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市值几亿美元的公司。又过了10年,苹果公司发明了AppleⅡ,IBM认为个人电脑算不上什么发明,对自己的事业无足轻重。5年后,IBM凭借IBMPC机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时,已经需要和50多家争夺市场份额的对手展开惨烈的竞争。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IBM多次错过了创新发展的良机
IBM是一家决策缓慢、屡次失败的公司
有50多家公司错过了个人电脑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
如果IBM抓住文中所说的三次机会,它将成为最强大的科技公司
由于中国低成本的生产优势,吸引了许多美国的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美国也以此指责中国在“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另一方面,提高美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投资成本,使在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以抑制美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对这段文字中“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理解不正确的是:
强调中国的生产优势对美国工业的影响之大
讽刺美国政府夸大其词,渲染中国威胁论
说明许多美国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的发展构成威胁
核聚变能够为全世界提供急需的清洁能源。据估计,1公斤核聚变燃料所提供的能量相当于1000万公斤化石燃料。但一直以来,核聚变实验都面临一大挑战,_______________。最近,美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产出超过消耗”的核聚变反应,他们借助192台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激光器,对一个小氢球加热到数百万摄氏度。在随后的几纳秒时间里,小氢球发生爆炸,所释放的能量超过引发核聚变消耗的燃料。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即引发核聚变所需的能量超过最后产生的能量
即很少有国家能独立承担实验所需的巨额成本
即全球主要国家就核反应堆的建设方案尚未达成共识
即核聚变所需的燃料并不像之前设想的那样容易获取
甲、乙为夫妻,父母均已去世,且无子女。甲只有一姐丙,乙只有一妹丁。丙、丁均独自生活,多年不与甲、乙来往。后甲、乙外出旅游发生车祸,甲当场死亡。乙一天后去世。经查甲、乙二人遗产共价值一百万元,二人均未留遗嘱,根据我国继承法,应如何处理:
由丙独自继承
由丁继承
丙、丁分别继承五十万元
收归国家所有
(1)没有单位愿意录用甲
(2)甲到处投简历
(3)一家时尚杂志社录用了甲
(4)甲刚从大学毕业
(5)甲灰心丧气
4-3-1-5-2
4-2-5-1-3
4-2-1-3-5
4-2-1-5-3
甲: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乙:我可不这么认为!你看林医生他们夫妻二人不是都吸烟吗?
乙作出这一结论,所蕴含的必要前提是:
医生比一般人更注意身体健康
医生比一般人更了解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的人都会去吸烟
吸烟的人都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________、广东省、深圳市启动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工作。
江苏省
福建省
山东省
浙江省
麦当劳∶美国
肯德基∶德国
三星∶韩国
夏普∶英国
哈根达斯∶日本
如图,三角形木块顶住水泥墙壁后静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小铁球从图中位置无初速度地放开,假设不考虑任何摩擦力,那么小球从释放到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木块对小铁球的弹力不做功
木块的机械能守恒
小铁球的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大量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庞杂喧嚣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
以上是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公众舆论》中的一段论述,请判断他论述的关键词是:
文化
传播
成见
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