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A地后,又立即向B地走去;乙到达A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B地后,又立即向A地走去。两人如此往复,行走速度不变。若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距A地450米,第四次迎面相遇的地点距B地650米,则A、B两地相距:
1020米
950米
1150米
1260米
南京在历史上的名字变化或褒或贬,根本源头在于统治者的好恶。不惟南京,同样原因也引发了其他地名的变迁,宋廷平定方腊起义之后,深恨江南百姓造反,艺术修养最高的皇帝宋徽宗遂在地名上做文章:方腊的两个活动区域,歙州被改成徽州,取的是“徽”的本意“捆绑束缚”;睦州则被改成严州,意思更是不言自明的。相比之下,朱元璋为避国号讳,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成宁波,已是很“友好”了。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古代帝王在地名方面的偏好
统治者对某些地域的好恶
地名变迁背后的政治因素
历史事件对地名的影响
其实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提出问题的冲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你可以嘲笑胡适浅薄,称其提倡的实验主义颇为浅陋,甚至不如学衡派所推销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精细,但没用,后者就是不如前者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
这段文字阐述的中心是:
时代与学术的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人生、道德、审美与社会的关系
胡适的学术契合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
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许多工作,但正是因为对计算机的过度依赖,青少年动手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使用计算机来寻找答案,而不是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因此,过多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青少年实际动手能力要比其他孩子差。
以下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一项是:
过度依赖计算机的青少年和较少接触计算机的青少年在智力水平上差别不大
大多数青少年在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自己动手解决一些问题
青少年能利用而非依赖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身也是对动手能力的训练
那些较少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自己动手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较强
如图所示,甲和乙在面积为54π平方米的半圆形游泳池内游泳。他们分别从位置A和B同时出发,沿着直线同时游到位置C,若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则原来甲、乙相距:
米
15米
米
18米
如下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10厘米,一只小蚂蚁E从A点出发匀速移动,沿边AB,BC,CD前往D点。问哪个图形能反映三角形AED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进。以原速度前进,4小时相遇;如果各自每小时比原计划少走1千米,5小时相遇。则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40千米
20千米
30千米
10千米
某果品公司急需将一批不易存放的水果从A市运到B市销售。现有四家运输公司可供选择,这四家运输公司提供的信息如下:
如果A、B两市的距离为S千米(S<550千米),且这批水果在包装与装卸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为300元/小时,那么要使果品公司支付的总费用(包装与装卸费用、运输费用及损耗三项之和)最小,应选择哪家运输公司?
甲
乙
丙
丁
“天星号”和“沧云号”两艘客船往返于甲、乙两地运送旅客。上午10点,“天星号”和“沧云号”以相同速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天星号”从甲地出发时有一个救生圈掉进水里,救生圈随水流向乙地飘去。下午14点,“天星号”与救生圈相距80千米。晚上20点,“沧云号”与救生圈首次相遇。则甲、乙两地相距()千米。
200
320
400
800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博物馆展厅中心,一件19世纪的婚纱头纱美得令人________。这件平铺面积达7平方米的头纱耗时数十年制作,将所有阿朗松针织花边技艺融为一体,仿佛一本花边“百科全书”。人们观赏它,是在探寻时光的________,也是________时间打磨后的精湛技艺。
心旷神怡 绚烂 品味
心旷神怡 瑰丽 领会
屏息凝神 瑰丽 感受
屏息凝神 绚烂 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