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化用:指根据表达需要,将他人的语句化解后重新组合融人自己的作品中,所表达的意思与原意相反。
下列属于逆化用的是:( )。
原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化用: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原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化用: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原句: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化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原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化用: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除普通话外,还有粤语、吴语等方言。近年来,用各种方言演绎的段子大量涌入影视作品、短视频和网络综艺节目,这些作品生动有趣,让那些即使是从小生长在普通话环境里的人也会觉得亲切,兴起了一股学习方言的热潮。因此,有专家认为,各种方言作品大行其道,其实不利于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推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
保护传承方言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
方言多用于家庭等非正式场合,不会损害普通话在公共场所等正式场合的应用
短时间内让方言恢复自身活力或使用频率,既缺乏可行性,也没有必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方言承载着人们的乡土之情,是普通话的根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但不是能力本身。素质作为先天生成的解剖生理结构,不能现成地决定能力。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能力,只是由于他生来具有一定的生理特点,因而他具有能力发展的一般可能性。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素质是能力的基础
素质是先天的
素质与能力的关系
能力是后天发展的
某科研机构的员工情况是:并非所有工程师都不是研究生,所有的工程师都是男性。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有的男性不是工程师
有的男研究生不是工程师
有的研究生是男性
有的研究生是女性
母亲一生始终未离开武陵山区,我也随着她和父亲在武陵山水间_______。当我从武陵边镇来到乌江边的县城,被大家称为来自小河的人;当我从乌江来到长江边的涪陵区,仍被称为小河的边民。后来我明白,到了沿海,你来自内地;到了海外,你来自大陆,一个人一生就是载着家乡山水的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迁徙 漂泊
游走 流浪
流连 远足
辗转 漂流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轻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轻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在《国民年金法》《老人福利法》和《老人保健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部署。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国传统重子女义务的养老模式存在弊端
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强调社会和政府责任
中国的养老模式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今年年初,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宣布第三次顶级域名开放申请,在未开放个人注册之前,交易一个“.cn”域名不仅手续_________,而且需要个人________寻找一个“单位”用于注册填写,或挂靠某个组织(比如域名注册商)完成注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繁琐 煞费苦心
烦琐 费尽心机
琐碎 挖空心思
繁杂 绞尽脑汁
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大学毕业生不能被某地区的学校录用为教师。该地区的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所有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因此,任何一位该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都可以在该地区被录用为教师。
下列( )项如果为真,能够使上述论证得以成立:
每一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的教学水平都是相同的
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是大学毕业生在该地区被录用为教师的唯一条件
该地区师范大学历史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所有学生都能毕业
想知道自己是否胜任教师这一职业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参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
2008年金融危机从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曾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的走势画像。这传达出一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一叶知秋”,这说明: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金融危机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测性
正确认识需要在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粽子在最早出口时,名称是一段冗长的名词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被许多国家民众所熟知和喜爱,也回归于自己的名字“zongzi”。与其类似,二胡、太极、脸谱、阴阳、麻婆豆腐等带有浓厚“中国风”的事物,也都经历了从意译到音译的循序渐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带有浓厚“中国风”的事物更适宜意译
文化的国际认同从来都是润物无声
推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文化自信
跨国文化交流,是一张既知己,又知彼的往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