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际小组对从已灭绝的一种恐鸟骨骼化石中提取的DNA进行遗传物质衰变速率分析发现,虽然短DNA片段可能存在100万年,但30个或者更多碱基对序列在确定条件下的半衰期只有大约15.8万年。某位科学家据此认为,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龙等类似于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故事不可能发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科学家的观点:
《侏罗纪公园》虽然是一部科幻电影,但也要有事实依据
上述研究的化石样本可能受到人类DNA的“污染”
环境因素会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衰变速率
恐鸟与恐龙的碱基对序列排列顺序不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在________《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
十六届一中全会
十六届二中全会
十六届三中全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
①引发剧烈的山崩地裂,引发大面积地震和惊天海啸,从而带来遍地浩劫
②引起像温泉及间歇泉那样的地热现象
③火山区的地下活动至今仍未停止
④当达到超级火山爆发的限度时,其喷发力可将岩浆喷到25公里的高空
⑤平时看起来水火不容的力量似乎在和谐地同时工作
⑥表面休眠中的火山将地下的水体加热煮沸,形成奇异的化学反应,不停息地溶解着岩石层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⑥⑤④②③①
⑤③①④⑥②
④⑤②⑥①③
③⑤⑥②④①
2000—2004年我国企业、事业、机关单位退休、离职、退职费用一览。
事业单位退休、离职、退职费用首次超过1000亿(2000-2004年期间)的是: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我们知道,制度是深深________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之中的。一种制度只有与自身的历史、文化高度融合,才能最好地发挥其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融入 效果
渗入 效用
嵌入 效能
切入 作用
空间碎片,又称太空垃圾,是人类空间活动的废弃物,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碎片与日俱增,对近地空间的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此外,空间碎片坠入大气层,会对地面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以核能为动力的航天器陨落时,对环境产生化学和放射性污染,后果尤其严重。
这段话谈论的重点是:
什么是空间碎片
空间碎片为何与日俱增
空间碎片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空间碎片的概念及其严重危害
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精神理念的载体,容易凝聚成为现代建设最大的财富。开发人的内在动力,产生文化效应,大幅度提高市民素质,各种文化形态随之融汇渗透、辐射四方。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历史文化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新观点的观念尚难为人们接受
物质层面的财富是城市建设可感可触的基础
历史文化遗产有益于提升城市的精神品质和塑造城市的风貌形象
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植物而言,固氮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自然过程,即植物将空气中的氮元素转化成其可用的形式并固定在根部。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只有配备了根瘤这种独特装备的豆科植物(如大豆、三叶草、苜蓿和羽扇豆)才能从细菌—植物共生关系中获益。然而新研究发现,固氮作用同样可以发生在树的其他部位,这一过程并不需要根瘤的参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发现:
一些松树的树根部位没有根瘤,但却有真菌生长,可以与松树互换营养
一些没有根瘤的植物与豆科植物间隔种植时,也能发生固氮作用,增加产量
某些在氮元素稀少的环境中生长的柳树,如果施用氮肥,也能获取生长所需的氮
杨树枝条富含微生物,枝条可与其所含的固氮菌相互作用来获取生长所需的氮
人类阅读文化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一次是从口传文化向印刷文化转变,这是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变的重要节点。今天又有了另一个转变,从印刷文化向电子媒介文化的转变。比较来说,印刷文化孕育的是一种沉浸式阅读,其认知模式是深度注意力;而电子媒介催生了一种全新浏览式阅读,它所建构的是超级注意力模式。浏览式阅读在不同对象间切换转移,无法忍耐阅读单一文本时的长时间单调。这有些像人们的美食体验,品尝美味佳肴之后,对粗茶淡饭便难以忍受。同理,习惯于浏览式“悦读”之后,对单一文本的长时阅读便会感到乏味。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人类阅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印刷文化与电子媒介文化的区别
阅读文化直接影响认知模式的转变
文献载体变化会改变人们的阅读模式
近日,科学家首次证实蜥蜴睡眠时存在快速眼动和慢波睡眠两种状态,在快速眼动状态下,大脑产生高频电波且眼睛快速闪动,这些现象与做梦存在关联。科学家据此推测:蜥蜴和人类一样,在睡眠时会做梦。
科学家推测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人类做梦出现在快速眼动阶段
蜥蜴和人类有一些共同的生物特性
睡眠期间快速眼动和慢波睡眠交替进行
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人在睡眠时会经常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