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为防止月饼等食物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里放入烧碱
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能够使海水淡化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糖类物质是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产生能量最多的物质
维生素C有较强的还原性,高温烹饪青菜会导致其维生素C流失
2019年,平均每个直排海污染物排口排放石油类污染物的量最大的海区是:
东海
南海
渤海
黄海
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为635.2亿件,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分别完成业务量506.3亿件、81.9亿件和47亿件。全年快递业务收入7497.8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的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分別为80.2%、11.3%和8.5%。东部、中部、西部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分别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上升0.1个百分点和下降0.3百分点。
2016—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分別为3974.4亿元、4957.1亿元、6038.4亿元。
将①同城快递、②异地快递、③国际/港澳台快递按2016—2019年业务量年均增速(以2016年为基期)从高到低排列,以下正确的是:
①②③
①③②
③①②
③②①
2011年2月18日,在__________进行的模拟登陆火星试验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这项试验的目的是了解未来登陆火星的宇航员的身心状态,为将来探测火星积累经验。当天,中国志愿者王跃首次登上“火星”表面。
中国
俄罗斯
法国
意大利
某一天秘书发现办公桌上的台历已经有9天没有翻了,就一次翻了9张,这9天的日期加起来,得数恰好是108,问这一天是几号:
14
13
17
19
人们常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把大运河比作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智能之河。那是因为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它经历了上千年的沧桑风雨,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积淀了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记录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方面面的丰富信息。它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纽带,有人称它是一个“魂”。
题干中它所指的“魂”是:
黄河
大运河
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母亲河
有一个小孩,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文学这条路。只上了一个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这样的结论:“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礼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一位化学老师了解到他的这个特点后,就建议他改学化学,因为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改学化学后,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父母不应该过早代替孩子选择人生道路
教师对孩子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在本质上只有特点而没有优缺点之分
善于利用“缺点”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对于植物而言,固氮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自然过程,即植物将空气中的氮元素转化成其可用的形式并固定在根部。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只有配备了根瘤这种独特装备的豆科植物(如大豆、三叶草、苜蓿和羽扇豆)才能从细菌—植物共生关系中获益。然而新研究发现,固氮作用同样可以发生在树的其他部位,这一过程并不需要根瘤的参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发现:
一些松树的树根部位没有根瘤,但却有真菌生长,可以与松树互换营养
一些没有根瘤的植物与豆科植物间隔种植时,也能发生固氮作用,增加产量
某些在氮元素稀少的环境中生长的柳树,如果施用氮肥,也能获取生长所需的氮
杨树枝条富含微生物,枝条可与其所含的固氮菌相互作用来获取生长所需的氮
地幔位于地壳以下数十公里到约2900公里深处,包裹着地球内部的地核。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幔被认为在地下660公里处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由橄榄石等镁含量较高的矿物组成,而下地幔的构成并不清楚。以往,研究人员认为,由于经历地球诞生后约40亿年的内部对流运动,地幔已经均一化,构成上地幔与下地幔的矿物质应是相同的。但近来研究发现,构成地幔上下层的矿物质并不相同。
要得到上述结论,最需要补充的论据是:
不同矿物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不同,据此利用新型地震波速度仪测量发现上下地幔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不一样
实验显示,地幔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就在持续对流运动,不过随着内部温度的变化,对流的速度会不断改变
以前的研究认为地幔成分受到40多亿年前陨石冲击的影响,但后来发现地幔成分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平均构成是一致的,陨石冲击并未带来显著变化
据研究,上地幔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物质呈液态,但下地幔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