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化+科技”的应用,使收藏在博物馆里、远在祖国各地的文物“活”了起来。在过去的一年里,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不断发生“化学反应”,从舞美设计到文物保护,从互联网在线直播到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文化领域各行各业纷纷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愈加强劲。
这段文字中的“化学反应”是指:
文化事业与科技事业融合发展,相辅相成
之前鲜为人知的文物通过科技“活”了起来
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点燃科技创新
文化领域各行业借助科技蓬勃发展,百花齐放
对下列诗词蕴含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蜡炬成灰泪始干——烃类的不完全燃烧
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炸产生二氧化硫
日照香炉生紫烟——多环芳香烃的升华
洪炉照破夜沉沉——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现在,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高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常放入生石灰
现在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它们属于碳氢化合物
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毒剂,可用于消毒自来水
保护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先在6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中溶解洗衣粉
黏土看上去似乎是一种肥沃度差、由多种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但却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地。在模拟古代的海水中,黏土会形成水凝胶——由大量可吸收液体的微小空间构成(像海绵一样)。过去几十亿年里,被禁锢在这些空间里的化学物质可能发生了复杂的反应,从而形成了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以及最终生成活细胞的各种系统。黏土形成的水凝胶可能对上述化学过程起到了禁锢和保护的作用,直至发育出将活细胞包裹住的细胞膜为止。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黏土富含生命需要的营养物质
水凝胶对生化反应的保护作用
黏土在地球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地球生命也许最初发源于黏土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桥梁吊绳中所使用的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蔬菜中残留的农药用酸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印刷电路板常用化学腐蚀剂来生产,这种化学腐蚀剂是氯化铁
点燃蜡烛的炭黑具有吸附性,因此可点燃蜡烛去除烟味
下列关于蛋白质化学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蛋白质可以水解为脱氧核苷酸
蛋白质变性凝固过程是不可逆的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化学元素是碳、氢、氧、氮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或其中两种要素,由化学方法直接合成或在此基础上再添加其他营养成分加工制成的化学肥料。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磷酸铵
硝酸钾
硝磷钾
氯化钾
关于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煤气中加入硫醇,可以中和有毒气体,降低煤气中毒的可能
在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用酸性物质侵泡蔬菜,可以降低残余农药的药性
清洗干净的鸡蛋比没有清洗的鸡蛋保存时间更长
下列与生活中的化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石油分馏利用了组分间的沸点差异,汽油比柴油沸点高
为增强铁质器具的抗腐蚀性,可以在其表面镀上一层锌
硫酸铜溶液可用于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
洋葱独特的强烈刺激性气味来源于有机硫化合物
某省开展了新高考改革,考试科目按“3+1+2”模式设置,“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学科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学科中选择2门。某校选了化学的同学大多数都选了物理,选了政治的同学都选了历史。
如果以上描述为真,则下列关于该校的断定必然为真的是:
I.有的同学选了化学和政治
II.选了化学的同学都没有选政治
III.有的同学选了化学却没有选政治
IV.有的同学选了政治却没有选化学
I和II
III和IV
只有III
I和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