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900-1911年的社会政治变动,真正给我以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所读到的辛亥革命史著作,而是鲁迅的小说。从那里,我才真正知道各色人等是如何经历一场变革,他们不同的心态、经历、际遇、沉浮。在一个个非常生活化的、普通的空间里,被作家塑造和加工了的人物形象是栩栩如生的、可信的,他们再现了一个时代的情境。在这里,辛亥革命不是一个被神圣化了的事件,而是每一个经历者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我们的历史写作中,重大事件往往是被高高地架起来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鲁迅小说对历史事件的描写真实生动
历史写作往往不能给人以鲜活的印象
小说的史实陈述比历史学著作更真实
撰写辛亥革命史应该借鉴文学的手法
“幸福不幸福,关键看收入,收入多少直接决定着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度。”在采访中,大多数员工认为薪酬最能体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并认为工资待遇是激发员工积极性最重要的因素。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提高工资待遇就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应该重视薪酬的激励作用
工资收入越高,员工的幸福感就越强
工资待遇比个人发展前景更具激励作用
“新国八条”已经定下了楼市调控的基调,还是有不少城市不愿意配合中央楼市调控的限购政策,迟迟不愿出台当地楼市的限购细则,这背后是有其原因的。
作者在紧接这段文字后最有可能会论述:
中央楼市调控的限购政策的具体内容
一些城市不愿配合中央楼市调控政策的具体表现
一些城市不愿配合中央楼市调控政策的具体原因
一些城市不愿配合中央楼市调控政策带来的后果
面对“限塑令”,书店可以推出多次循环使用的环保购书袋以提升书店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还可以推出一系列其他环保时尚的文化产品,为书店营销带来新的热点和卖点。
以下最能准确表达作者观点的是:
“限塑令”对书店来说,是一次考验
“限塑令”给书店带来了商机
书店可利用环保购书袋拓展增加利润的空间
面对“限塑令”,书店可以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化被动为主动
下列诗句按作者生活朝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①③②
④②③①
③①②④
③②④①
自然是神奇美妙的。自然文学的作者_______在读者面前的,是含有风景、声音及心绪的多维画面。这三者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形成了自然文学的独特之处,也_______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价值。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展现 引申
呈现 衍生
描摹 演化
描绘 发展
“朽木不可雕也。”生活中,常用这句话形容一个人不堪造就、无药可救。朽木当真毫无价值?朋友是一位根雕师,那些被人们用来烧火做饭的树根、年代久远的枯木,经他一番精心加工,重放异彩,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看来,________。
填入划线处最恰当一项的是:
枯株朽木也是宝
腐朽,也可化为神奇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
“朽木”未必不可雕
一本好的社会科学著作,不仅应该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琐屑的生活细节中_______,而且应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借助作者的方法去检验生活和理解社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见微知著
管中窥豹
一叶知秋
洞若观火
对于藏北色林错东南岸古湖滨阶地的采集石器,研究者认为这些石器在制作技术与类型学上显示出浓厚的欧洲旧石器中期文化风格,加工时采用欧洲典型的“奎纳修整法”的“去薄”技术,从而认定色林错石器的大致年代可能在距今四万至三万年前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欧洲旧石器中期文化风格较为单一、缺乏变化
欧洲典型的“奎纳修整法”是石器加工的主要方法
学界对色林错石器的文化风格和加工技术存在争议
在距今三千年前,欧洲石器流入藏北色林错
放眼世界范围,有研究者发现,地处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至少有七个不同的词来表达“雪”,也许区分雪的形态和状态,对他们的生活而言非常重要;而处于赤道的非洲国家语言中就少有关于“雪”的词。同样,在阿拉伯语中,有四百多个表达“骆驼”的词语,而在汉语、英语中,有关“骆驼”的词语就相当少……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特有的语言。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非洲国家对于“雪”这个词不如爱斯基摩人那么感兴趣
“骆驼”这个词是阿拉伯语中最重要的词汇
地理环境是方言形成的根本原因
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