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材料可分为金属耐磨材料、陶瓷耐磨材料和树脂耐磨材料,2014—2020年各类耐磨材料的消费量如下表所示:
能够从上述材料中推出的是:
2014—2020年中国耐磨材料产量逐年递增
2020年中国耐磨材料市场规模同比增速快于产量同比增速
2019年中国金属耐磨材料消费量占耐磨材料总消费量的比重同比上升
2015年中国耐磨材料总消费量高于上年水平
根据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该县旅游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力日益增强
该县的旅游收入占全县GDP的比重日益上升
2012年该县旅游收入将保持2011年的增速,实现高增长
生态环境日益受重视,人均旅游花费呈稳步上升的态势
一小区某单元共3层住着甲、乙、丙、丁、戊、己6户人家。每层2户,1户东向,1户西向。已知:
(1)乙与甲或者丙住在同一层;
(2)丁朝向是东向;
(3)甲、戊两户1户东向、1户西向。
根据材料信息,下列哪项是可能的?
甲和戊住在同一层,且甲是西向
甲和丙住在同一层,且甲是西向
丁和甲住在同一层,且甲是东向
丁和乙住在同一层,且丁是东向
2010年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641亿元,其中,水电791亿元,火电1311亿元,核电629亿元,风电891亿元。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从2005年的29%持续提高到2010年的64%。
"十一五”各类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同比增长率情况(单位:%)
根据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十一五“期间,电源工程建设投资持续向非化石能源发电领域倾斜
由于起点低,“十一五”期间,非化石能源的装机容量仍远少于化石能源的装机容量
从“十一五”期间的趋势看,2011年各类电源工程建设投资总额仍将进一步
太阳能电源在我国电源结构中还未能占据重要位置
某研究调查了5000名“80前”和5000名“80后”“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图1说明的是这些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情况,如,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80前”农民工中有16.1%的人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
当被问及“如果转变为非农户口需要交回承包地,是否还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时,他们中一些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图2说明的是图1中各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情况,是对图1情况的进一步调查,如,在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80后”农民工中,有51.1%的人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
图例中,“小学及以下”等是指农民工的文化程度。
图1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构
图2各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比重
根据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总体而言,“80后”比“80前”农民工更愿意耕作自己的土地
.总体而言,在“是否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这个问题上,“80后”比“80前”农民工更为谨慎
不论是哪个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均有超过半数的人不愿转变为非农户口
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希望在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同时能够保留自己的承包地
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40506万人,减少7615万人,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末达到25278万人。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200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9%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
2011年末,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末增加17.7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末,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末增长1.8倍。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2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冰箱的数量在19~20台之间
2002年末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数量超过农村居民的3倍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实际增长1.8倍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2011年
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40506万人,减少7615万人,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末达到25278万人。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200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9%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
2011年末,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末增加17.7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末,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末增长1.8倍。
以下指标能够从材料中推出的是:
2002年农村居民户均纯收入
2002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差
2002年乡村就业人数同比增速
2002年全国农民工数量
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2%。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低于785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147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69万人;按低收入人口标准786-1067元测算,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84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09万人。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2003-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呈增大趋势
2005-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走势大致相同
2005-2007年,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1.3%
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间的差距最大
2013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2706元,比2012年增加了3954元,增幅回落3.3个百分点。分行业门类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4060元,比2012年增加了454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2854元,比2012年增加了6256元;金融业(主要是各种保险代理、典当行和投资咨询公司)37253元,比2012年增加了4557元;教育行业31521元,比2012年增加了4896元;农林牧渔业2464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5%,同比增长12.2%;住宿和餐饮业2735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4%,同比增长14.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748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4%,同比增长14.2%。
2013年,河北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8135元,同比增长11.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9%。分设区市来看,各设区市及省垂管县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达到2.4万元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5个市,分别是唐山31449元,廊坊29918元、秦皇岛29130元、石家庄28902元、沧州28442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个市分别是承德27962元、保定27083元、衡水25882元、邯郸25591元、张家口25456元和邢台25358元。最低与最高平均工资相差6091元,差距比上年缩小561元。
根据所给材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2年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36598元
扣除物价因素,2013年河北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9%
2012年河北省设区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6091元
2013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比河北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高4571元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009~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降低
2009~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现上升态势
与2012年相比,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扩大
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