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联合国粮农组织依据恩格尔系数,将生活水平划分为如下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者为绝对贫困状态的消费;50%~59%为勉强度日状态的消费;40%~50%为小康水平的消费;20%~40%为富裕状态的消费;20%以下为最富裕状态的消费。我国城镇和乡村的恩格尔系数,1980年为56.9%和61.8%;2000年分别为39.2%和49.1%;2001年分别为37.1%和47.7%。到2010年我国城乡的恩格尔系数应分别是30%和40%。2020年分别是25%和35%。
从数据可以看出,1980年以来,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变动呈:
上升态势
快速下降态势
下降态势
快速上升态势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使部分群众失去了家庭,成为孤儿、孤老、孤残人员,即“三孤”人员。为做好“三孤”人员的救助安置工作,国务院于5月19日决定,3个月内,为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这部分公共支出属于:
公共消费支出
公共投资支出
公共转移性支出
公共预防性支出
2010年1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这是自2005年起第__________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五
六
七
八
某地区有两个出租车公司甲和乙,他们推出的出租车的颜色分别是蓝色和红色。经调查发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出租车中有70%是红色的,只有30%是蓝色的;红色出租车发生车祸的平均概率是4%,而蓝色则为6%。现在,该区发生了一起出租车车祸。则:
与红色出租车相比,出车祸的更有可能是蓝色出租车
与蓝色出租车相比,出车祸的更有可能是红色出租车
两种颜色的出租车出车祸的概率是一样的,均为50%
无法比较
中国日前向世界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21年4月1日起将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下列有关“中国天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国天眼”并非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之父是姜鹏
“中国天眼”可用来发现脉冲星
“中国天眼”所在地区属于丹霞地貌
2010年2月15日后第80天的日期是:
5月5日
5月6日
5月3日
5月4日
2021年3—5月某市共享单车使用情况如下:
2021年3—5月全市共投入120万辆共享单车,其维修率约为10%。维修量同比减少5%,其平均使用率为92%,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2021年3月,甲公司共投入12万辆共享单车,其占全市当月投入共享单车总量的比率比乙公司的高3个百分点;甲公司当月投入共享单车的使用率为90%,比乙公司的低2个百分点。
2021年4月,乙公司当月投入的共享单车维修了0.9万辆,其维修率为9%,环比减少了2个百分点。甲公司当月投入的共享单车维修了1.1万辆,其维修率为12%,环比增长了4个百分点。
2021年5月,乙公司当月投入共享单车13.5万辆,占全市当月投入共享单车总量的30%,环比增长1个百分点,乙公司当月投入共享单车的使用率为95%,环比增长3个百分点。
乙公司3月、4月、5月在该市投入共享单车占全市投入共享单车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5月,4月,3月
5月,3月,4月
3月,5月,4月
3月,4月,5月
如果某种酒2008年4月在石家庄售价为168元/瓶,2009年4月其价格是多少:
165元/瓶
170元/瓶
172元/瓶
176元/瓶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设立经济特区。40年间,广东经济特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全省经济的影响逐渐扩大。1980年,广东经济特区地区生产总值共16.1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仅为6.4%;到2019年,生产总值达33057.06亿元,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30.7%。1980年,经济特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3元,2019年达15.86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7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80年的1.8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256.12亿元,占全省比重由4.8%增加到33.6%。
2019年,珠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约是1980年的( )倍。
112
132
244
294
材料一:
终于,在离“家”17个月后,云南北移亚洲象群的14只大象跨越元江,平安回归栖息地。这段时间,“断鼻家族”一路向北,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我们为象群集体倒地睡觉的照片而惊叹,也为竭力保证象群一路生活所需默默努力的人们而感动。象群为何不再害怕人类?从受采访者的话语中,我们能窥见端倪。“大象也饿了,它也不是故意的。”“没吃多少玉米,这些玉米都无所谓。”“可能它走掉,我还会关切,还会想它。”_______________。人们自觉承担起保护亚洲象的责任,让涓涓细流汇聚出了磅礴的力量,为亚洲象一路北上提供了重要保障。
青山绿水之间,亚洲象一路“逛吃”,人类紧随其后实时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展现出我们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高质量的发展,绝不以损害大自然为前提。人生于天地之中,应当善待草木山川、珍惜鸟兽虫鱼,因为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此次,大象成功归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也传递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国始终在路上”的决心。
材料二:
生产力是文明的基础和动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但是,没有自然界提供的劳动要素,生产力便会成为“无米之炊”。劳动和自然界的馈赠是一切财富的基础和来源。先进生产力不仅是在持续的自然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经济生产力永续发展的生产力,而且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和方向发展的生产力。只有以此为经济基础,才能保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永续性。
现代化代表着当下的先进生产力。按照资本逻辑推进现代化,西方现代化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以此为鉴,在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上,我们的现代化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要将生态化作为现代化的前提、内容、方向。
现代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西方现代化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的发展顺序,并将生态化纳入到了现代化当中,形成了生态现代化范式。现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任务尚未完全完成,工业化进入到了中后期发展阶段,信息化已有所发展。相比之下,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才能赶超西方现代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就是要系统集成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升级换代。这样就开辟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方向。
材料三: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哪项最能体现该主题: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