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拥有唐诗宋词时代没有的现代传播手段,像诗的网络生存,就是古人远远不具备的条件。但是,新诗实际上很小众,和唐诗宋词相比,新诗的大众化存在诸多困难。一是年轻的新诗不成熟,甚至迄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诗人难写,读者难记,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外;二是新诗的发生更多地取法外国,不来自民间,不来自传统,也不来自音乐,主要借助默读,与朗诵尤其与音乐的脱节成为传播的大难题,把声音还给诗歌乃当务之急;三是和白居易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不一样,当下有些诗人信服“私语化”倾向,使得公众远离诗歌,高尔基有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无论是小众还是大众,新诗都需不断继承创新,在多样化格局中努力争取传播的大众化效应。
对如何实现新诗的大众化,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让新诗进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
倡导诵读,并与音乐结合,把声音还给新诗
杜绝“私语化”、倡导诗歌“为时而著”、“为事而作”
不断继承创新,争取传播的大众化效应
对真正了解音乐、懂得思考的演奏家来说,练习只是确保舞台上的演出水平,并非练出一个不可改变的诠释。技巧越是铜墙铁壁、_______,演奏家也越能在表演时驰骋想象,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同理,越是体察作曲家意念,越是深入解析作品之和声理路,思考也就越能_______,表现只会越灵活越丰富,而非_______、动辄得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固若金汤 触类旁通 投鼠忌器
坚如磐石 删繁就简 循规蹈矩
积重难返 出神入化 墨守成规
根深蒂固 举一反三 进退维谷
《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真正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人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增进了感情。实际上,“诗词综艺热”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正如语文教育专家所说,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有着自己的受众,其关键就在于有没有人去做传播工作,能不能创新传播形式,做到既有趣味又有内涵。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诗词综艺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回归
当代国人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自信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需要加大创新力度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除普通话外,还有粤语、吴语等方言。近年来,用各种方言演绎的段子大量涌入影视作品、短视频和网络综艺节目,这些作品生动有趣,让那些即使是从小生长在普通话环境里的人也会觉得亲切,兴起了一股学习方言的热潮。因此,有专家认为,各种方言作品大行其道,其实不利于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推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保护传承方言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
方言多用于家庭等非正式场合,不会损害普通话在公共场所等正式场合的应用
短时间内让方言恢复自身活力或使用频率,既缺乏可行性,也没有必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方言承载着人们的乡土之情,是普通话的根
我们是否真的对音乐产生了情绪共鸣?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但一些理论家却并不这么认为,一个带有争议的观点认为,我们所感知到的不过是反复交替的紧张与放松。这种感受的交替基于我们对下一段旋律的期望是否得到了满足。当下一个音符的走向与我们的预期相吻合时,我们感到愉悦;反之,我们感到懊丧或烦躁不已。
文中“一个带有争议的观点”认为__________。
我们确实对音乐产生了情绪共鸣
我们没有对音乐产生情绪共鸣
我们对音乐不会产生任何情感反应
我们对音乐产生的主要是满足感
中国国庆盛大阅兵过程中,各军兵种方队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完美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刚毅与坚强,举世瞩目。这是军人们历经数月艰苦训练的结果。已知,某训练小组共有40余名队员,平均身高1.82米,平均年龄24岁。最终,所有年龄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都参与了正式阅兵。
根据以上信息,关于该训练小组,可以得出下列哪项:
没有23岁以下的队员参加正式阅兵
参加正式阅兵的队员中,23岁以上的队员占多数
所有身高超过1.83米但年龄23岁以下的队员都没有参加正式阅兵
未参加正式阅兵者中不包括年龄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
朱元璋还曾命令手下的天文学家对中国和阿拉伯天文历法系统进行会通,即“欲合而为一,以成一代之历志”,通过将两者结合,制定出一部更为_________的历法。因为两种天文系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最终未能如愿,但这两种历法在明代_________都被相互参用,成为官方正式采用的两部历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精细 的的确确
明确 或多或少
优秀 毫无疑问
杰出 自始至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首次在法律层面构建了相对全面的信息跨境流动制度,这一制度需要兼顾多重面向与利益。一方面,个人信息跨境流动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有望跃居全球首位,可达人民币60万亿元,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交付均需清晰的数据跨境制度指引。然而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数字大国间博弈,不同经济体主导的数据流动框架竞争日趋激烈,数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全球贸易发展促成海量数据的跨境流动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成为数字贸易之必需
不同数据蕴含的价值和主权属性并不相同
本法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确立了基本框架
某大型相亲类综艺节目举线下联谊活动,在签到时每人可以抽取一张礼物卡,凡是抽中有编号的礼物卡均有玫瑰花赠送,抽到“谢谢参与”的则赠送一盒面巾纸。带有编号的礼物卡共100张,编号1-100,按礼物卡标签号发放奖品的规则如下:
(1)标签号为2的倍数,领2枝玫瑰
(2)标签号为3的倍数,领3枝玫瑰
(3)标签号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重复领奖
(4)其他标签号均领1枝玫瑰
那么本次联谊活动应准备玫瑰花( )枝。
215
232
312
416
好几次听见电台主持人问节目参与者“你叫什么”,我很反感。如果对方是一个小孩,回答说“我叫毛毛”或者“我是珍珍”,那倒也显得有些亲切。但对方是一位有名有姓的成年人,这种问法就显得太粗鲁。我国的语汇是很丰富的,传统的“请问尊姓大名?”“台甫是?”或白话一些,“请问您的姓名”,这不是迂腐而是应有的文明礼貌。我们应把警察审问罪犯时的第一句话“你叫什么”和日常交往的语句区别开来。
根据本文,问人姓名时应该考虑对方的:
性别
职业
年龄
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