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_______的主要形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权力
兴趣
义务
权利
为了验证“人们会从与自己相似的人那里获得行动线索”的假设,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区,有超过100名的行人看到并拾起路上一个写着地址却没有贴邮票的信封。信封里有一个遗失的钱包和一封写给钱包主人的信。钱包里有两美元现金,一张签给E.M.H公司(研究项目成员名字的首字母组合)的支票,一张写着某人电话号码的纸片,一张钱包主人的身份信息卡(上面有钱包主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以及其他一些东西。钱包主人名叫迈克尔•欧文——这个名字是研究者经过仔细挑选的,以避免含有种族或宗教的暗示。
在所有情况下,钱包和里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有变化的是写给钱包主人的信。在一种实验条件下,写信者是与这些路人相似的人(即一个能流利使用英语、像本地人的写信者);而在另一种实验条件下,写信者则是一个与路人不同的人(即一个几乎完全不懂英语的外国人)。另一个实验条件是不同的写信语气。在1/3的情况下,写信者用一种非常客气的语气(正性语气)写这封信,在另外1/3的情况下用一种中性的语气写信,在剩下1/3的情况下则是用一种不太客气的语气(负性语气)写信。
例如,一位操流利英语的人(“相似的人”)用不太客气的语气写的信是这样的:
欧文先生:我找到了你的钱包,如今物归原主。所有的东西都在里面。照看和归还这个钱包的整个过程实在是很麻烦,我觉得相当厌烦。希望你能够对我有所感激。
而一位不相似的人用不太客气的语气写的信是这样的:
欧文先生:我正在你们国家旅行,并不熟悉你们的行为方式。但是我发现了你的钱包,东西都在里面了。对这个钱包负责并将它物归原主很费劲。其中的过程实在是繁琐,希望你能够对我有所感激。
行人们是否会归还钱包?对这些行人归还钱包情况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所谓钱包归还率就是指将钱包寄往失主地址的行人数占该种实验条件下拾起钱包者的比重。
从参加实验的这100多个人所在的整个社会群体来看,当写信者使用正性语气时,写信者与参加实验者的相似性所引起的归还钱包的比率差异最可能为:
10%
20%
30%
40%
文化哲学已成为当代哲学领域的显学,_______已经超越哲学领域,_______政治、文学、艺术、教育以及经济学等领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甚至 对
并且 在
乃至 在
而且 对
苏联在解体前,很长时间内其高级领导人大多是理工科出身,而美国现在的总统大多是学法律、政治的。
这一差异的内在原因是:
一国在其发展初期大多以技术立国,专家、科技工作者往往能因其杰出贡献而走上政坛;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则需要以民主、法治立国,领导人必须是这方面的行家
苏联比较尊重技术人才,美国则比较尊重人文方面的人才
两国政治家的气质不同
这是由两国的政治体制造成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__________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独立的
分散的
暂时依附于资产阶级的
有组织的、团结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
基本方针
基本原则
一线农技人员是“三农”战线上_______的群体,或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或参与作物、畜禽的疫病防治,或指导农民种菜养鸡……他们长期_______基层,工作艰辛而琐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可或缺 扎根
举足轻重 留守
无足轻重 驻守
不可多得 扎堆
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执行公共政策对现实环境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包括目标导向功能、法律规制功能、利益协调功能和政治象征功能等。下列行为中没有体现法律规制功能的是:
国家对电力、煤炭、自来水等垄断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设定上限
国家对小麦、大米、豆油等农产品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
国家通过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将税收用于公共卫生事业
国家严格管制枪支弹药以维护社会安全
资源民族主义,是指基于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合法管辖,通过控制和支配资源,以及市场干预行为,实现为政治服务和国家特定发展等目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资源民族主义的是:
某国发展与石油资源国的合作,持续推进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
某国加强了某稀有金属开矿许可,并为外资企业投资设立高门槛
某公司研发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不得不限量发售
政府组织高科技企业生产高质量钢铁并依靠出口获得利润
清代科举文体中的“策”与“论”实为两种文体,常为人所混淆,甚至误以为殿试及乡会试的“策问”就是“策论”。事实上,自清前期乡会试的孝经论、性理论在乾隆时期被取消后,直到清末科举改制,“论”才重新回到乡会试之中,且因其专试历代史事、清朝掌故,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科举文体,即“中国政治史事论”。作为用以选才的科举文体,“中国政治史事论”固然脱胎于古文的“论”,却与一般的政论、史论有着明显的差异。它受制于科场程式的束缚,文学色彩略淡,政治意味更浓。这正是中国古代 “文以载道”的理论与以文章考察士子才、学、行的科举制度形成互动影响的典型案例。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介绍:
政治史事论科举文体的特点
清代选才规则及选才观念的转变
“文以载道”的理论对科举制度的影响
清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