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与法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_________;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_________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_________法治。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层面 完善 体现
范畴 完备 实现
范围 完整 抵达
领域 完全 达至
数列:2,8,4,16,6,32,8,( )
16
64
128
256
甲、乙、丙、丁、戊、己6项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才能顺利完成。已知:
(1)丁必须在甲之前完成,并且中间只能隔着1项工作;
(2)丙必须在乙之前完成,并且中间只能隔着2项工作。
若戊第2个完成,则己第几个完成:
3
4
5
6
记忆是一项原理复杂又十分个性化的生理活动。①记忆的形成机制尚没有确切的结论,如何衡量记忆的效果也是众说纷纭,更不要说对何时的记忆更高效进行判定和解析了。②无论我们记忆的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旋律,都离不开相关神经元的活动。区别只在于有哪些神经元参与,有多少神经元参与,以及神经活动的频率高低等。当足够多的电活动使神经元开始形成稳定联系后,相关的记忆便得到巩固。③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元的活力、体内激素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记忆的形成。④虽然人体是复杂的系统,但总会存在一个相对合适的状态。这个状态合适的时间,便是记忆相对高效的时间。而身体状态随着时间呈现出周期性调整,这是生物体存在节律性的一种表现。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三位研究“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的科学家。人类用上百年的时间证明:生物体的状态随着时间的进展,受到内源性的调节。这种24小时的生物节律,完全是因为在生物体内有若干蛋白呈现周期性的相互作用。
记忆是一种生理功能,它的形成和巩固,需要相应结构的配合。功能依附在结构之上,结构越合适,功能便越强大。但是,究竟什么影响着记忆力呢?这完全因人而异,比如,充足的睡眠、愉快的心情、强烈的刺激,甚至是之前的学习基础,都可能是重要的因素。另外,人体内存在着一种自主性的生物钟。外部环境的改变,并不会对这套机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这套自主性的生物钟,只是影响记忆的众多因素之一。我们并不能一刀切地宣布,什么时间是记忆最好的时候。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想要知道自主性生物钟对记忆的影响,需要先把其他所有因素都排除掉。被试者必须完全均一,不能有个性化的情感,不能有个性化的认知,也不能有个性化的饮食。这显然很难做到。
对记忆的研究,应该立足于改善我们的学习状态,大多数人完全没有必要知道生物钟究竟影响了多少记忆。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测试结果可能和当地的气候有关,也可能和我们吃的东西有关······我们只要花一些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做同样的学习,过一段时间比较效果,用这种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
下列哪项可以作为支持第2段观点的例证:
盘旋在支架上的牵牛花的藤在旋转时,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如果人为地将其缠成左旋,它生出新藤后仍不改右旋特性
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发现,把一种开紫花的豌豆种和一种开白花的豌豆种结合在一起,第一次结出来的豌豆开紫花,第二次紫白相间,第三次全白
18世纪法国科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叶片在恒定的黑暗环境下仍表现出24小时的波动性变化
山东济宁府北宋土层中出土的莲子“沉睡千年”后在浙江杭州复活,生出了嫩绿茎叶
(1)销售
(2)生产
(3)购材
(4)赢利
(5)还贷
3-2-4-5-1
3-2-1-4-5
3-4-2-5-1
3-1-2-5-4
1,2,,
,3,( )
【2014-江苏C-023】
4
2/5,3/10,7/30,23/210,( )
[2-(5/4*4/7+1.25*3/7)]/0.375=
2
1
0
-1
在年终考评中,黄某带领的团队7人中有4人被评为优秀。已知:
(1)黄、丁、陈3人中有2人是优秀;
(2)李、杨、肖、贾4人中有2人是优秀;
(3)如果杨、贾两人中有被评为优秀的,则陈也是优秀。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陈、肖中至少有1人被评为优秀
黄、李中至少有1人被评为优秀
丁、肖中至少有1人被评为优秀
丁、李中至少有1人被评为优秀
将号码分别为1、2、……6的6个小球放入一个袋中,这些小球仅号码不同,其余完全相同。首先,从袋中摸出一个球,号码为A;放回后,再从此袋再摸出一个球,其号码为B,则使不等式A-2B+2>0成立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