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后分子个数增多
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有机物
该反应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实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的政策。截至2012年底,银行业中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达到45%,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则超过半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本中民间资本超过90%。到2012年,中国已有2494家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达23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3%,股票有效账户数14046万户。
以下概括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至2012年底城商银行民间资本参股占比超过50%
2012年我国GDP超过60万亿元
2012年我国股票有效账户数已经过亿
2012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已接近2500家
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维生素、水等物质。天然培养基是利用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根据天然培养基的成分,用化学物质模拟合成、人工设计而配制的培养基;半组合培养基是以化学试剂配制为主,同时还加有少量天然成分的培养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半组合培养基的是:
为促进乳酸菌生长,使用小麦的麦芽汁制成的培养基
为加速诱发绿萝生长,将有机成分、矿物元素、琼脂等按3:1:2的比例制成的培养基
为观察产气荚膜梭菌的生成,在1000毫升新鲜牛奶中加入10毫升硫酸亚铁制成的培养基
为研究鸡胚细胞的生长,在一定比例的盐水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玉米汁制成的培养基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
对“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人类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动植物的质量
环境决定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生物也反过来决定环境的变迁
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完全由环境和人类造成
到了二十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获得了足够的力量能够决定环境的变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光导纤维、非晶态、新型陶瓷、碳60、钛合金、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等具有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不断涌现。目前已有25万种性能各异的材料问世,纳米科技正由于其一系列独特的性能及广泛应用,正在形成一个新产业群落,推动并影响整个科学技术研究及产业的发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断定:
某些重要材料的出现,往往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技术的发展是各种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一系列新兴产业群落如纳米科技产业群正在崛起
第五次技术革命是智能化革命
如果将等量的氧气和氮气混合,注入一个密闭容器,则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容器内氧元素(用O代表)和氮元素(用N代表)的分布最可能接近: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一位长寿老人生于19世纪90年代,有一年他发现自己的年龄的平方刚好等于当年的年份。问这位老人出生于哪一年:
1892年
1894年
1896年
1898年
记忆的重要性不仅适用于人类历史,个人的历史也是一样。一个人倘若没什么值得记忆的事,人生就会变得贫乏。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家就完全忽略了这回事。他们研究证明,“机械性的背诵”不是储存与搜集资讯的有效方法。在他们的努力争取下,背诵式学习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如果记忆只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派教育改革家的论证或许很正确。但如果我们把控制意识看得跟完成工作同样重要,那么把复杂的资讯模式牢记在心中,绝不能说是一种浪费。稳定的内涵能使心灵更丰富,所谓创造力与背诵式学习不兼容,其实是一项错误的假设。多位最具创意的科学家,都以能记忆大量音乐、诗歌及历史资讯而著称。
对以上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家认为记忆对个人学习而言并不重要
背诵式学习无法有效储存和搜集资讯,不利于发展创造力
多位科学家证明:记忆能丰富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创造力
记忆不应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它对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
遵循所含微粒性质的不同,化学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又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白磷和红磷都是化合物
铁矿是单质
氯化钠是纯净物
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
占星术是根据天象来预卜人间事物的一种方术。占星术在世界各地很流行,即使是在科学昌明的21世纪。有人认为:有些占星术的预测是正确的,否则不会有上百万人相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有关人士的观点:
流行的未必都是正确的
占星术大部分的预测是模糊的
会有上百万的人相信非常荒唐的事情
世界上有上千万甚至数亿的人不相信占星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