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家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土层时,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科学家据此推测,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科学家的推测:
小行星一般由硅、铁类元素构成,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
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而由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的很小一部分
铱元素不仅存在于地球外的天体,也存在于地壳内部
已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存在于富含铱元素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
40,8,24,16,20,( )
18
24
28
32
已知a+b=8,ab=-20,则
96
-96
2096
12096
右边的哪个盒子能由左边给定的图形做成:【2008甘肃059】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右边的哪个盒子能由左边给定的图形做成:【2008甘肃058】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以下四个图形中,阴影面积最大的是:【2008陕西066】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右边的哪个盒子不能由左边给定的图形做成:【2008广东073】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右边的哪个盒子不能由左边给定的图形做成:【2008广东072】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右边的哪个盒子不能由左边给定的图形做成:【2008广东071】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一些国家应用现有卫星信息开展各方面研究,并初步显示出地震活动与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相关联。上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人类探索地球,了解其内部结构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并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目前的地震预测准确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
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
目前的地震预测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