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派,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其学说一直统治中国思想界达两千多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通常流行的看法是,儒家的创始者是孔子。其实,“儒”的起源是颇为扑朔迷离的。二十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孔子是儒家创始者之说提出质疑,他们有的支持胡适在30年代提出的观点,有的则支持汉儒经师的“周代始有儒”的说法,纷纷扬扬,各抒己见。其实,早在两汉时期,以司马谈父子、刘向父子、班固为代表的汉儒经师们,根据《论语》《墨子》《周礼》等书,推测、判断出儒起源于周代的“王官”。
根据文段,以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儒家在中国影响巨大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儒家的起源很难确定
儒家可能起源于“王官”
在20世纪,失望于西方文明的一代求索者,面对着东西日趋频繁的交流和接触,不满足前辈间接认知中国精神的方式,便纷纷踏上了东来“朝圣”的征途,开辟出直面对话的新途径。他们都梦想用中国哲学精神来根治西方社会弊病,期盼着从那里寻回疗救自身的灵药和补正自家文化的方略。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接受中国文化价值、分享中国思想精髓时,也难以回避前辈惯常的实用取向。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部分西方学者在理解中国文化时存在实用主义倾向
中国学者认为中国哲学思想可以剜除西方社会弊病
20世纪是东西方文明相互碰撞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
东西交流的日趋频繁使西方学者接受中国思想文化
没有18世纪的蒸汽机和纺织机,也就没有工业革命;没有19世纪的电气技术和汽车,没有20世纪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生物制药、互联网,也就没有今天众多的新产业和极大丰富的产品。但是,21世纪的智能化手机能和蒸汽机、汽车相比吗?今天的很多技术虽然改变了生活方式,但没有带来新的动力和产业的巨变;许多高科技公司虽然抢眼风光,但对经济的实际影响并不像社会关注的那么大。我们面对的不单单是金融危机,其实也是一场产业危机和创新性危机。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
对产业发展缺乏革命性创新的批评
对缺乏提振经济的重大创新的忧虑
对新技术革命不如传统技术的遗憾
对创新性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警惕
20,20,30,40,50,( )
50
60
70
80
芭蕾,在中国若从清末在宫廷里表演算起,已经一个多世纪;如果从俄罗斯上个世纪20年代在上海开始教授也近百年。芭蕾舞与中国传统审美确实存在很大距离,然而中国人却能顺利接受,百年来从未间断。即便在“文革”那样的岁月,芭蕾舞仍然畅行于舞台,担负起“样板”的重任。芭蕾舞,曾经是欧洲宫廷欣赏的文化,进入我国却实现了中国化,一批批中国选手登上国际赛场领奖台。
这段文字叙述的主要是:
在中国芭蕾舞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芭蕾舞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生根开花
中国人对芭蕾舞始终保持着开放的态度和持续的热情
芭蕾舞成为一个外来文化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的奇迹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地区的实地数据后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地气温上升了5至6摄氏度,并且来自其他海域的哺乳动物增多导致南极哺乳动物捕食竞争加剧。因此,在上述地区作为哺乳动物主要食物来源的磷虾的密度降低了80%。而同一时期,生活在该地区以磷虾为主食的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由此可以推出:
气温上升对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
气温上升造成了南极海洋哺乳动物捕食的竞争加剧
如果磷虾的密度继续减少,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都会灭绝
气候变暖和哺乳动物的捕食竞争加剧威胁了帽带企鹅的生存
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英国工业革命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下列哪项属于21世纪取得的科学成就:
“炎黄一号”项目的成功
器官移植成为常规疗法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诞生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不仅可大幅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国际科学家小组所进行的研究,其可行性的依据是:
20世纪20年代即已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对海洋生产力提高理论的检验完善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并已在某些海域试验成功
硫酸铁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增加30多倍
我国全年降水量、河川径流量60%~80%集中在汛期;同时,降水和径流的年际变化显著,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南方地区相差2~4倍,北方地区相差3~6倍,径流量最大和最小年份相差10~15倍。天然来水过程与需水过程不匹配,很多地区出现旱涝急转,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加大。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口和经济要素进一步向城市集聚。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仅30%,2020年已达63.8%。城市群尤其中心城市水资源保障问题将日益突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我国降水和河川径流年际变化较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衰态势可能会进一步持续
我国水资源分布失衡、供需矛盾突出,与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