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媒体报道,某大学将五十四名正副教授“正式解聘”,并对这一所谓教授“下课”事件欢欣鼓舞,理由是我国实质上的“终身教授”制度形同大锅饭,一来“导致高校冗员众多”,二来致使教授不思进取,抑制竞争和创新。
以下哪项为真,能有力地对上述措施提出质疑:
解聘教授会在大学教师中形成一种不安全感,增加了教师工作的后顾之忧
教授应该是大学的主人,解聘教授不利于大学学术的发展
大学行政领导制定的解聘条件不科学,会打击在职教授的工作积极性
解聘教授并不能解决目前大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达不到预期效果
2015年末,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共有企业26894家,比2010年增加1077家;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的比重为7.8%,比2010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15年末,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从业人员1293.7万人,比2010年增长36.9%;占全部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5.1%,比2010年提高2.9个百分点。
2015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048.9亿元,比2010年增长108.2%;占全部制造业企业的比重为12.8%,比2010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7233.7亿元,比2010年增长165.5%,增幅比其他制造业平均水平高出11.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总额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为13.1%,比2010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投入研发经费2034.3亿元,比2010年增长178.2%,增幅比其他制造业平均水平高8.7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申请发明专利7.4万件,比2010年增长179%;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1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27%。
与2010年相比,2015年下列高技术制造业的指标中哪项增长最快?
利润总额
新产品销售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申请发明专利数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它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筴,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一样,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称箸为筷。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字上加上了竹字头,因为筷子大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知道的名字“筷”。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筷子的:
得名过程
历史演变
文献记载
出现年代
传统污水处理,或通过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离心力分离、磁力分离等物理方法对不溶态污染物进行分离,或通过酸碱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化学方法让污染物发生转化,而新兴的微生物治理技术则是通过水体微生物来净化污水。有专家认为,与传统手段相比,微生物治理技术是一种处理污水的更佳手段。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观点?
物理方法进行污水治理的处理厂,通常占地面积大,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微生物技术污水治理的能耗低,效率高,剩余污泥量少,操作管理方便
化学方法进行污水治理运行成本高,需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易产生二次污染
近年来,微生物技术的科研投入持续扩大,相关技术成果在土壤改良等领域已经得到了有效转化
DNA检测技术的应用对执法部门侦破案件起到重要作用,有效地减少了错案的出现。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DNA是一种遗传物质,同一家族每个人都相同
DNA是一种蛋白质,每个人都不同
只有染色体才是遗传物质,父子之间一模一样
DNA是一种遗传物质,它可由亲代遗传给子代
大数据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计算、分析问题,在各行各业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列场景不属于大数据应用的是:
根据刷卡、存取款、转账等相关信息,给客户定向推送广告
根据疾病特征、化验报告等,医生快速地给病人制定诊疗方案
根据车辆通行密度、交通事故等各类信息,合理设置交通信号
根据浏览和消费记录、交往和行动轨迹等,了解用户的偏好和习惯
人工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人工智能的核心包括推理、知识、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移动和操作物体的能力等。
下列论述中所描述的各项技术突破,无关人工智能的是:
科学家利用数学定理证明程序,证明了“数学原理”一书第二章的38个定理
中国象棋程序在人机对弈时,能够根据以往的棋局,学习到新的战术,从而避免因为类似的错误而失败
小张家里新买的最新款电视机,能够根据电视机周围的环境光线强弱,自动地调整屏幕的亮度
有种名为siri的手机软件,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用户能用自然的对话与手机进行互动
2021年,广东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982.76亿元,占当年全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5.4%。其中,省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102.05亿元,占省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6%,同比增加0.84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845.09亿元,同比增长2.6%。
2021年,以下经济区域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
珠江三角洲核心区
沿海经济带东翼地区
沿海经济带西翼地区
北部生态发展区
2021年,广东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982.76亿元,占当年全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5.4%。其中,省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102.05亿元,占省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6%,同比增加0.84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845.09亿元,同比增长2.6%。
2020年,广东省省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 )亿元。
83.96
102.64
122.32
132.67
2021年,广东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982.76亿元,占当年全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5.4%。其中,省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102.05亿元,占省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6%,同比增加0.84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845.09亿元,同比增长2.6%。
2021年,以下分类科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加值最多的是:
基础研究
技术研究与开发
科技条件与服务
科技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