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③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④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并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1
2
3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的年代。活跃在那个大变革年代的有几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凝聚了那个时代的记忆,成为那个时代的符号。梁启超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既是英勇的斗士,也是深邃的学者;既是不知疲倦的政治家,也是充满了慈爱的长者。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给予他长久的人生。但这却不影响他形成远超自我生命的学术思想体系。这个学术思想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褪色,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对上面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段着墨时代背景,目的是衬托主人公梁启超先生
文段重点在于表明梁启超先生斗士、学者、政治家、长者的身份
文段用梁启超先生有限的生命来反衬他远超生命的思想
文段虽从多角度来写梁启超先生,但归根结底是想揭示梁启超先生的思想价值
2010年,中国上海将举办世界博览会。这是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上海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是上海世博会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一项庄严承诺。
成功、精彩、难忘
和谐、创新、精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绿色、科技、合作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积极参与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至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对“一带一路”国家各区域进出口额如下:
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396.1亿美元
514.0亿美元
617.0亿美元
723.3亿美元
2018年男排世锦赛,国际排联第一次专门为中国观众安排了适合中国球迷观看的比赛时间。在不同时区国家举办国际赛事,通常会让想熬夜观赛的体育迷们很纠结。
下列有关时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由于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纬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
出国旅行的人,凡是往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一小时
1884年召开的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12个时区
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下列各洲中,2015年中国在其承包工程派出人数占当年派出总人数的比重与上年相差最大的是:
亚洲
北美洲
欧洲
拉丁美洲
2002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中没有核能这一项,其中原因最可能是:
2002年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核电站
核能消费可能产生污染,所以不使用核能
2002年中国的核能消费比重可能太小,没有列入
中国的能源储备丰富,暂时不需要使用核能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南部几乎每个省都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其中许多都来自可以追溯到10万年或者更多年头之前的沉积物,但是从解剖学来看,这些人类的_______跟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外形
特征
样貌
特质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_______。
科学中心和制造高地
技术中心和制造高地
技术中心和创新高地
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日常工作中,如果一件事发展得太过顺利,我们总会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这样的直觉是有道理的。澳大利亚和法国的研究者们最近在某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明了为什么当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同一个结果时,它反而可能有问题。他们将此称之为“一致性悖论”。
研究者以证人指认犯人为例研究了一致性悖论,发现在辨认嫌疑人过程中,系统偏差可能来自多种心理偏差,如警方给证人展示照片的方式、证人自身的个人偏见等。而研究者发现,哪怕是细小的偏差都会对最终的整体结果产生极大影响。具体来讲,即使在1%的辨认过程中施加偏差,如暗示某人是犯人,最终当3个以上的证人意见一致时,他们的意见就不再可靠。有趣的是,如果_______,那么其他证人正确的概率反而会大大增加。
为什么会这样?可以用数学中的贝叶斯分析来说明。以扔硬币为例:如果我们有一枚硬币,扔到正面的概率为55%,而非普通硬币的50%,只要扔的次数足够多,就会发现正面向上多于反面向上的次数,进而发现这个硬币是有问题的。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投掷结果中正面向上的次数显著多于反面向上时,就会意识到出问题的是硬币,而非概率定理。同样,根据概率定理,很多证人同时得到一致结论的可能性极低,所以更有可能的是系统出了差错。
在警方组织的嫌疑人指认中,指认同一个人有罪的证人数目越多,这个人真正有罪的概率就越大。然而,这只适用于没有任何系统偏差存在的理想情况。实际情况中,当指认同一个人为犯人的证人数目增加到一个值以后,该嫌疑人真正有罪的概率反而会下降,最终与随机指认毫无差别,且系统偏差越大,概率下降得越早。比方说,如果你让证人完成一项较为容易的任务,比如从一堆香蕉中找出一个苹果,所有人都几乎不会出错,多人结论一致的情况就可能出现,而指认犯人要比在一堆香蕉中找到苹果复杂得多。模拟显示,如果_______,他们认错人的概率会高达48%,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证人同时指认一个人为犯人的概率就相当低了;但如果_______,他们认错人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多个证人结论一致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也会提高。
在法律领域之外,一致性悖论还有很多用武之地,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加密技术。数据加密通常通过确认一个很大的数字是否为质数来进行,这个判断过程的错误率要达到非常低才行:低于2的负128次方才可以接受。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统差错就是计算机故障。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宇宙射线会导致电脑将一个合数误认为质数,毕竟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只有10的负13次方——但要注意,这个概率要大于我们所要求的误差(2的负128次方),所以这类误差主导了整个过程的安全性。正因于此,加密协议所宣称的安全程度越高,实际的过程就越容易受计算机故障影响。
一致性悖论虽然听起来违背直觉,但研究者解释,一旦我们了解了足够的信息,就能理解它了。
如果要论证在指证嫌疑人的过程中不存在一致性悖论,则需要补充下列哪一组证明:
①所有证人都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②所有证人都在犯罪现场看到了嫌疑人
③该名嫌疑犯在犯罪发生时的确在场
④该名嫌疑犯曾经犯过同样的罪行
⑤所有照片都体现出了嫌疑犯独有的外貌特征
⑥警察以同样方式对所有证人展示照片
①②⑥
①④⑤
②③⑤
③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