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4月21日22时,沪深两市已有534家上市公司公布第一季度财报。这534家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72.78亿元,同比增长30.74%;实现净利润336.7亿元,同比增长30.52%。不过,一季度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则有所下降,其中营业总收入环比下降12%,净利润环比下降25%,这534家公司2011年一季度存货6167.68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0%。
已公布一季报的创业板公司有71家,实现营业收入80.08亿元,同比增长73.60%;实现净利润13.16亿元,同比增长80%。已公布一季报的中小企业板公司有202家,实现营业收入789.97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净利润73.25亿元,同比增长25%。25家已公布一季报的房地产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68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净利润29.97亿元,同比增长31%;存货2892.18亿元,同比增长10%。
已公布一季报的6家钢铁板块公司一季度存货为32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93.39亿元,同比略有降低,环比下降20%;实现净利润12.65亿元,同比增长62%,环比表现更好,这6家公司2010年四季度净亏损3.77亿元。
建筑机械类公司持续了之前的景气度,有4家公司公布一季报,实现营业总收入15.90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47.5%。
这534家公司中,平均每家中小企业板公司在2011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约是创业板公司的:
2倍
3倍
4倍
5倍
近年来,为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煤矿主都加强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以前,中国煤矿事故每年死亡上万人。从2000年开始,每年事故死亡人数开始控制在7000人以下,2003年事故死亡人数为6434人;2004年死亡6027人;2005年死亡5986人;2006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死亡4746人。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只要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就能有效地遏制矿难事故的发生。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近年来,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的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宣传教育等管理手段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煤矿安全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近年来,国家强行关闭了大量没有安全保障的非法小煤矿
近年来,一些地质条件好、安全性高的煤矿先后开工
2021年第一季度15个重点旅游城市中,华东地区星级饭店的餐饮收入比重约是东北地区的几倍?
1.15
1.28
1.36
1.51
独角兽公司是投资界术语,一般指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少部分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其不仅是优质和市场潜力无限的绩优股,而且商业模式很难被复制。
2018年如果想调查我国独角兽企业的经营状况,至少要抽取( )家公司才能保证至少有一家公司估值不低于50亿美元。
27
59
178
191
2013年3月26~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哪里举行,这是金砖国家峰会首次在非洲举行:
尼日利亚
刚果
南非
坦桑尼亚
2013年8月,工信部发布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第一批企业名单公告,涉及炼铁、炼钢、焦炭、铅蓄电池等19个行业1400多家企业。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落后产能经常和产能过剩联系在一起,二者的关系是:
落后产能是技术判断,产能过剩是市场判断
过剩的产能必定是由落后的产能造成的
过剩的产能一般包括落后的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能够化解过剩产能
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召开。下列关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本次峰会开创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新局面
本次峰会发表了《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
“十大合作计划”是本次峰会务实合作的最大亮点
非洲成员国全部参会,本次峰会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大聚会
两支篮球队打一个系列赛,三场两胜制,第一场和第三场在甲队的主场,第二场在乙队的主场。已知甲队主场赢球概率为0.7,客场赢球概率为0.5。问甲队赢得这个系列赛的概率为多少:
0.3
0.595
0.7
0.795
在上述国家中,2008年陆地面积超过5亿公顷的国家中磷肥施用量低于100万吨的有:
0个
1个
2个
3个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钢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钢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10.5万吨,增长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地区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资料中提到的4个铜材进口来源地中,在我国2006年进口铜材量所占份额最大的国家或地区比所占份额最小的国家或地区多:
31.2万吨
27.6个百分点
25.6个百分点
3.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