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顺差是指在国际收支上,一定时期内收入大于支出的差额;逆差指的是在国际收支上,一定时期内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表中同比数据为正的代表同比增长,同比数据为负的代表同比下降)
按照2017年的同比增速,2018年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约为:
992亿元人民币
1014亿元人民币
1336亿元人民币
1588亿元人民币
尽可能多地研究中国的社交电子商务趋势有助于美国商家判断应该推出哪类电子应用程序和服务。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有何等重要?诺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对此作出了合理判断,他最近指出:“2014年是美国能号称世界最大经济强国的最后一年。进入2015年后,中国会居于首位,很可能留在这个位置很长一段时间,即使不是永远。”
依据文段的判断,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中国如今是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它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保守估计,中国在社交电子商务方面领先西方十年
各国需要密切关注有关新技术正如何影响中国消费者的行为
研究中国不断变化的社交电子商务趋势并为此做好准备的商家将占据优势
公司研发部门共5名员工,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比最小的大10岁。某年,年龄最大的2人年龄之和是最小的2人年龄之和的1.25倍;2年后,除年龄排名居中的1人外其余4人年龄之和为125岁。那么再过2年,年龄排名第三的员工最大可能为多少岁?
33
34
35
36
2000—2005年中国污染治理资金来源中,“财政预算内资金”比重最大的年份是: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当前,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全面展开,希望通过高考改革撬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鼓励中学将育人方向从“单纯育分”调整为“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同时,通过综合素质评价鼓励中学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认知、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个性所在。反过来讲,如果中考加分项目继续扩张,不仅可能影响这一阶段的教育改革质量,还可能会对冲掉高考改革的成果。
这段文字认为,从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逻辑看,( )。
对中考加分实行瘦身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考试加分政策改革是体现高考改革效果的必要前提
为彰显教育化人、育人本质,必须全面取消中考加分
中考加分项目应顺应教育规律,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
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基本情况(2008年) 单位:人
2008年,平均每所机构注册学生人数最大的是:
教育部门和集体办职工技术培训学校
其他部门办职工技术培训学校
教育部门和集体办其他培训机构(含社会培训机构)
民办其他培训机构(含社会培训机构)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发达国家的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80%左右,发展中国家一般在70%以上。近30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较快,投资率较高,消费率呈现出稳步下降的趋势,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大约在55%-65%之间波动。2001年至今,消费率则一直保持在60%以下。全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从这段话中可以推断出,我国的消费政策应调整为:
维持现有的国民消费水平,使国民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后劲
进一步提高国民消费水平,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努力促使消费水平稳步下降
积极提倡超前消费,力争超越发达国家80%的消费指标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68202件,同比下降29.98%;其中立案查处案件49654件,同比下降32.26%,案件总值33.57亿元,同比下降21.26%,罚没金额3.33亿元,同比下降39.49%。
从违法法规看,违法企业登记管理法规案件9216件,同比下降38.54%;违反产品质量法规案件6760件,同比下降27.51%;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案件4944件,同比增长6.51%;违反商标法规案件4119件,同比下降21.93%;违反广告法规案件2141件,同比下降24.27%;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案件1644件,下降13.66%;违反合同法规案件156件,同比下降57.02%。
从违法主体看,在立案查处的案件中,个体工商户案件22142件,同比下降22.73%;自然人案件12472件,同比下降49.04%;公司案件6521件,同比下降21.73%,私营企业案件3975件,同比下降22.27%;集体企业案件728件,同比下降45.26%。
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有几个:
(1)2009年第一季度,罚没金额同比下降率大于案件总值同比下降率
(2)2008年第一季度,违反合同法规案件为353件
(3)2009年第一季度,公司案件数大于私营企业案件与集体企业案件数之和
0
1
2
3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全国耕地12208.27万公顷(18.31亿亩);园地1154.90公顷(1.73亿亩);林地23574.11万公顷(35.36亿亩);牧草地26214.38万公顷(39.32亿亩);其他农用地2553.09万公顷(3.83亿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601.51万公顷(3.90亿亩);交通运输用地230.85万公顷(0.35亿亩);水利设施用地359.87万公顷(0.54亿亩);其余为未利用地。与2004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0.30%,园地面积增加2.31%,林地面积增加0.30%,牧草地面积减少0.21%,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增加1.11%,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3.37%,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0.26%。
200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36.16万公顷(542.4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13.87万公顷(208.1万亩);另外,查出往年已经建设但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面积7.34万公顷(110.1万亩);灾毁耕地5.35万公顷(80.2万亩);生态退耕39.04万公顷(585.5万亩);因省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23万公顷(18.5万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0.67万公顷(460.0万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为建设占用耕地的144.56%。
全年新增建设用地43.2万公顷。其中,新增独立工矿(包括各类开发区、园区)建设用地15.11万公顷;新增城镇建设用地9.82万公顷;新增村庄建设用地6.66万公顷;新增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10.76万公顷。
查明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7.20万公顷(107.93万亩),空闲土地5.48万公顷(82.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13.56万公顷(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26.24万公顷(393.61万亩),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核减建设用地4631.9公顷。
2005年,全国共出让土地面积16.32万公顷,出让价款5505.15亿元。其中,招拍挂出让面积和出让价款分别为5.72万公顷和3920.09亿元,分别占出让总面积和总价款的35.06%和71.21%。
2005年,全国总出让土地平均价款是招拍挂出让土地平均价款的:
33.26%
28.79%
203.16%
49.22%
2005年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0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第一产业投资823亿元,增长27.5%;第二产业投资31598亿元,增长38.4%;第三产业投资42675亿元,增长20%。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5.6%;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33.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29.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5.7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1.1%;纺织业投资增长38%;教育投资增长8.4%;卫生投资增长28.9%。
2005年全年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35亿。2005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20万人,全年国家安排了288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和911项“863”计划课题,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个。新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造项目16项,累计达到143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61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6万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47.6万件,其中国内申请38.3万件,占80.5%;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17.3万件,其中国内申请9.3万件,占53.8%。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6.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根据材料中的数据,2005年第三产业投资占三大产业投资总额比重约为:
40%
50%
60%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