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在工作日对本地机动车实行尾号限行,规则为:周一限行“1”“9”,周二限行“2”“8”,周三限行“3”“7”,周四限行“4”“6”,周五限行“5”“0”。已知某年7月份尾号“1”“9”和“5”“0”的限行天数一样多,则该年的7月1日是:
周六
周日
周一
周二
假如今天是2010年的8月25日,那么再过260天是2011年的几月几日:
5月11日
5月12日
4月13日
5月13日
数十年以来,科学家认为发现外星生命的最重要信息是这颗行星与主恒星的距离。在太阳系中,金星距离太阳最近,火星距离太阳较远,液态水无法存在。地球处于合适位置,存在着液态水和各种生命形式。然而,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仅凭借距离很难断定该行星是否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宜居行星还必须具备适当的内部温度。
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外星生命和行星内部适宜温度的关系
科学家关于行星适宜距离的最新研究
什么样的行星能具备适当的内部温度
人们对行星的宜居条件存在认识误区
天文学家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超过1000颗系外行星,但考察其大小及其和恒星之间的距离,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一颗完全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柏拉图”项目的实施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该项目以专门搜寻那些位于宜居带的岩石行星为目标。所谓宜居带,是指围绕恒星周围距离适当的一个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水可以液体状态存在。迄今为止,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几乎所有用凌星法发现的小型系外行星都无法被详细考察。而“柏拉图”项目有可能探测到许多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并有能力对其大气层性质开展调查,寻找生命的迹象。
根据这段文字,对“柏拉图”项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有望探测到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
其优势在于能进入远离恒星的区域
可对小型系外行星进行详细特征考察
可对系外行星的大气层性质开展调查
1,2,2,4,16,( )
64
128
160
256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 )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空间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
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
小李于2013年10月2日与某软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一份,双方约定如下:合同期限为3年,试用期9个月,试用期工资为3000元人民币(转正后4000),小李于2013年11月2日到公司上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小李与公司之间于2013年11月2日正式建立劳动关系
小李与公司试用期期限和工资的约定不合法
在试用期小李可以随时解除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
公司在合同期间无权单方面对小李的工作岗位作出调整
美国宇航局计划在未来10年发射两个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航天器,以寻找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存在,而欧空局(ESA)也计划发射一个类似的寻找行星的航天器。科技日报报道,据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目前,科学家们已在太阳系以外探测到120多颗行星,但在其中发现和研究类地星体,还需要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近几年,美国和欧洲的天文学家和工程师正竞相研发各自的相关技术。2020年前,欧空局和美宇航局计划分别发射“达尔文”号(Darwin)航天器和“类地行星发现器”(TPF)。欧空局(ESA)的研发力量集中在研制和发射自由飞行干涉仪上,这种干涉仪可汇集若干台太空望远镜收集到的光,并形成单一的红外图像。天文学家通过对系统捕获的来自某一方向的光的研究发现小行星的存在。美宇航局则追求多种选择方案,其中包括一组自由飞行干涉仪和单一航天器干涉仪,同时他们也在加紧研制光学日冕仪。在日冕仪的研制中,科学家设计一个特别平坦的透镜,可将恒星产生的光压减100亿倍,从而使天文学家能全神贯注于可能存在行星区域的光子。美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已开始研制两台中等尺寸、4米×6米以及10米×12米的椭圆透镜。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目前在发现和研究类地星体方面,还没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光学日冕仪实际上是一种光学滤镜。
美国宇航局和欧空局在发现和研究类星体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科学家已在太阳系以外探测到120多颗行星。
1,2,6,16,44,( )
66
84
88
120
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为()。这一国际日是由联合国、国际展览局、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于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时,共同发表《上海宣言》提出的倡议。这也是中国首次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国际日。
世界城市日
世界博览会日
世界宜居日
国际博览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