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牧场的草,匀速生长。如果20头牛来吃,20天可将草吃光;如果10头牛和10只羊来吃,30天可以恰好吃光。已知一头牛每天的吃草量是一只羊的2倍,则30只羊吃该牧场的草,多少天可以吃光?
10
20
30
40
在“地球村”形势下,21世纪的人类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远远超过各民族________的利益。我们不应把东方文化同西方文化________起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狭隘 对立
各自 混淆
有限 统一
根本 联系
为实现产业振兴,农科院对某县的所有自然村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适合种植A作物的自然村占。适合种植B作物的自然村有25个,同时适合种植两种作物的自然村占总数的
,则在该县,不适合种植两种作物的自然村至少有多少个?
57
67
114
134
在1950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的数量持续增加,然而却低于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以下哪项与上述情况相冲突: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比例有所增加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保持不变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针对教师的经费投入比以前增加了将近3倍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在同龄人中所占比例由10%下降至9%
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多养后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他不增加别人也会增加,所以,他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如果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草场退化,所有牧民都会遭到损失,“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就是给草场找一个主人,主人自然会采取措施保护草场。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所有的牧民都是自私的,只考虑个人利益
要避免“公地悲剧”,就要设置和落实岗位管理责任
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就是实现草地的私有化
大家共同负担草地退化的代价,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甲、乙、丙三村共建一项水利工程,原计划三村派出的劳动力之比为8︰5︰7,因丙村劳动力紧张,经协调,丙村少出的劳动力由甲、乙两村分担,相应的工钱由丙村承担。若甲、乙、丙三村派出的实际人数分别为84、52、24,丙村付给甲、乙两村的工钱共5.6万元,则丙村给甲村的工钱为( )
2.1万元
2.8万元
3.5万元
4.2万元
这条商业街位于繁华市中心,开张以来,生意一直很好,人流如潮,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车水马龙
纷至沓来
络绎不绝
接踵而来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在其人口中形成对某种主要文明的认同,没有相通的种族构成,其内部凝聚力就不会强大,那么即使产生人口增长,具有众多人口,也难以形成数量优势和国家可用的有利战略资源。奥匈帝国在这方面就很典型。在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控制权时,哈布斯堡王朝虽然已有3700万人口,却还是因为人口结构过于驳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在19世纪下半叶败给了普鲁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人口未必是国家的有利战略资源
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国民的文化认同对国家至关重要
人口结构与国家凝聚力息息相关
2017年下半年,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低于上月水平的月份有几个?
2
3
4
5
张研究员要在甲、乙、丙、丁、戊、己、庚7个村中选取4个进行乡村文明建设调研。因为地点、时间、经费等原因,选择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1)如果不选择甲,就要选乙;
(2)如果选丙,则不能选乙;
(3)如果选丁,则不能选庚;
(4)如果选戊,则要选丁;
(5)己和庚有且只有一个入选。
如果张研究员选择了乙,再得知以下哪个村入选就可以确定4个要调研的村?
甲
丁
己
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