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末,浙江省拥有人才资源数379.5万人,比2005年增长18.7%;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资源数达820人,比2005年增长18%。人才资源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04.3万人,比2005年增长26%;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7万人,比2005年增长23.9%。
2006年,浙江省各市、县(市、区)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为44.6亿元,比2005年增长31%;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4.19%,比2005年提高0.42个百分点。财政科普活动经费拨款为6632万元,比2005年增长23.2%,人均科普活动经费达1.43元,比2005年提高0.25元。
2006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达407.8亿元,比2005年增长26.9%,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59%,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24亿元,比2005年增长37.2%,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42%,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328.1亿元,比2005年增长26.7%,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1.14%提高到2006年的1.15%。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29%提高到2006年的46.7%。
2006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约为:
2.85万亿
2.98万亿
3.12万亿
3.18万亿
2007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10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0150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增产0.7%,其中,夏粮产量11534万吨,增产1.3%;早稻产量3196万吨,增产0.3%;秋粮产量35420万吨,增产0.6%。
全年棉花产量760万吨,比上年增产1.3%。油料产量2461万吨,减产4.2%。糖料产量11110万吨,增产11.4%。烤烟产量239万吨,减产3.9%。茶叶产量114万吨,增产10.9%。
全年肉类总产量6800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猪肉减少9.2%;牛、羊肉分别增长6.1%和5.8%。全年水产品产量4737万吨,增长3.3%。全年木材产量6974万立方米,增长5.5%。
下列阴影部分最能体现2006年秋粮产量占当年粮食产量比重的是: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我国从2006年起取消了农业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农业税在清朝被称为“田赋”
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已经消除了城乡差别
“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农业税
在当代世界多数国家,农业税已不是主体税收
与2005年相比,2006年招商银行的净利润约增长了:
81.37%
83.28%
85.16%
87.67%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政协委员时正式发表了: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
2010年平均每个参保人员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险次数约比2006年:
上升了15%
上升了35%
下降了15%
下降了35%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约为:
37.1%
43.6%
47.2%
50.4%
2006年至2011年期间,平均每年增加的人数为( )万;
531.3
657.4
752.4
839.2
2006-2011年六年,江苏省煤炭消费增长量最小的年份是: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如果你的住房是2006年以后的新建楼房,那就带有外墙保温层。由此可推出:
只有2006年以后新建的楼房才带有外墙保温层
所有2006年以后新建的楼房都带有外墙保温层
有些2006年以前新建的楼房也带有外墙保温层
所有2006年以前新建的楼房都不带有外墙保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