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C省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累计增加了超160万公顷,截至2018年末,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由2013年末的721.1万公顷增加到了2018年末的882.4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9.0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由2013年的159.4万公顷增加至203.4万公顷。
2018年,C省粮食总产量3553.3万吨,比上年增长9.2%,增幅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蔬菜产量1006.5万吨,下降9.4%;油料产量201.5万吨,下降16.3%,较2016年减少了24万吨;甜菜产量515.9万吨,增长49.8%,增幅同比提高13.4个百分点;受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水果产量为225.5万吨,仅为2016年产量的71.3%。
近年来,C省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2018年末,全省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663.7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
2014~2018年,C省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同比增长率最高的一年是: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人工智能在从事重复性、规则性、可编程的工作内容时更加快速、高效、精确,不仅可以替代体力劳动,而且可以替代大部分脑力劳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翻译、导购、司机、会计等大量职业将可能被替代。同时,许多新职业被创造出来,促进了更高质量的就业发展。这些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等,大量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从传统职业转向新兴职业,从重复性、低价值的岗位转向创造性、高价值的岗位。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人工智能促使就业结构深度调整
人工智能重构社会再生产各环节
人工智能推动了产业智能化升级
人工智能要求大幅提升就业能力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2011年江苏省一般预算支出与一般预算收入的缺口比2005年的3倍还大。
(2)2006年~2011年六年,江苏省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税收收入三者保持相同的变动趋势。
(3)“十一五”时期江苏省一般预算支出的年平均增量比税收收入的年平均增量多207亿元
0个
1个
2个
3个
上海市统计局发布信息显示,2010年9月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95项,比上年同月增长4.6%;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3.19亿美元,增长19.8%;实际到位金额9.44亿美元,增长3.5%,增幅实现年内连续第9个月正增长。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第三产业对外资的吸引力特别大。2010年9月,上海市第二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2个,比上年同月下降31.3%;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13亿美元,下降2.2%。第三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72个,增长9.2%;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2.08亿美元,增长22.8%,占91.6%,比重高出第二产业83个百分点,仍占绝对主导地位。
2010年9月,上海市第二产业吸收合同外资金额占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约为()。
8.6%
9.2%
22.8%
31.3%
救灾部门紧急运送两批大米分给受灾群众。已知甲村人数是丙村的2倍,如果两批大米都给甲村,每人正好能分24斤;如果第一批大米分给乙村,每人正好能分12斤,第二批大米分给甲、乙、丙三个村,每人正好能分4斤。为尽量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需求,现决定另运送一批面粉分给甲村,并将两批大米都分给乙、丙两村。问乙、丙两村平均每人分到的大米重量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不到14斤
14~15斤之间
15~16斤之间
16斤以上
2015年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完成收入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比1—4月增幅收窄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3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2.4%。
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利润总额-0.4亿元,亏损额比1—4月略有扩张,亏损额同比略有收窄。其中,新闻出版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实现利润总额-0.3亿元,比上年同期亏损额增加0.2亿元;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受个别企业业务整合的影响,降幅较大,实现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81.3%;其他辅助服务亏损额大幅收窄,实现利润-0.1亿元,亏损额同比减少1.1亿元。
截止到5月底,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较小,法人单位只有84家,仅占全市的1.0%;大型企业匮乏,收入达亿元企业只有8家,中小型企业居多。
2015年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完成收入约比上年同期增长:
2.5%
8.4%
10.8%
13.4%
2015年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完成收入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比1—4月增幅收窄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3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2.4%。
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利润总额-0.4亿元,亏损额比1—4月略有扩张,亏损额同比略有收窄。其中,新闻出版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实现利润总额-0.3亿元,比上年同期亏损额增加0.2亿元;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受个别企业业务整合的影响,降幅较大,实现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81.3%;其他辅助服务亏损额大幅收窄,实现利润-0.1亿元,亏损额同比减少1.1亿元。
截止到5月底,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较小,法人单位只有84家,仅占全市的1.0%;大型企业匮乏,收入达亿元企业只有8家,中小型企业居多。
文化创意产业九大领域中,2015年1—5月收入增速最快的三个领域共有多少家单位:
16
30
39
54
智能机器人产业是G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0年前三季度,G省智能机器人产业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法人单位共140家,完成总产值306.9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0.3%,同比增长 29.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平均用工人数3.12万人,同比增长8.6%。
2020年前三季度,G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6.62亿元,同比增长超40%,四大行业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经济效益好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20年前三季度,G省工业机器人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 )亿元。
5
10
15
20
2005年与2004年对比,男性人口比重:
有所上升
有所下降
无法判断
基本没变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存在的没得用、不适用、用不起的严重问题制约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看,我国的计算机比国外落后十几年,高性能计算机用户群窄小,只应用在科学计算类的“象牙塔”中,对各行各业的迫切需求的适配性很差,更没法大面积推广,没法形成产业。
为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智能中心,着力发展既要“顶天”更要“立地”的高性能计算机,即“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智能中心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按照“863”计划“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宗旨来发展曙光机,其内涵是:系统地发展机群架构技术体系,使得曙光机的计算速度不断提高、适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台数不断增多。这也是“曙光”之路的“三叉戟”——性能、应用和产业。
这一时段,在国外封锁的条件下,高性能计算机只为“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支撑。但因本身起步比国际上晚,加上西方国家的封锁和禁运,这些机器的研制大都耗费了较长的研制周期(如DJS系列、757机、“银河-Ι”),成果也不可能实现商品化、产业化,不过,对打破国外的封锁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曙光一号”诞生后仅3天,西方国家便宣布解除10亿次计算机对中国的禁运。
21世纪初,随着国内各行各业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急剧增加并呈多样化,以及改革开放的浪潮,很多国外高性能计算机品牌(如IBM、HP等)涌入中国市场,在民用市场形成了垄断地位。当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和产业水平发展起来后,西方国家开始从产业链条与技术层面进行遏制。意识到严峻局势,智能中心决心走上引领创新之路。“曙光”“神威”“天河”都开始自主研制高性能处理器和加速器,用自己的核心部件构建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2010年6月,“曙光6000”系统排名世界第二,从此拉开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持续占据超算排名前三甲的序幕。“神威·太湖之光”系统更是排名世界第一。
正是因为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都具备了能与国际巨头媲美的实力,对很多行业应用性能更高、价格更便宜、功耗更低,中科曙光成为国内第一家以高性能计算机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曙光机群高性能计算机强力竞争,也彻底改变了由国际大厂商制定的游戏规则,迫使国外的一些大公司也不得不采取“跳楼价”销售。目前,高性能计算在我国科研单位、大学基本实现了普及。但相比研制,更高性能计算机推广应用的历程却更加艰辛。
就相关文段推断,第二自然段所说的“立地”是指:
计算速度不断提高
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加速器
价格更便宜,功耗更低
应用推广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