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算,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0.0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万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6万亿元,增长7.6%。
其中,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3.51万亿元,同比增长9.9%;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0.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9%。
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5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39.41万亿元,增长8.7%,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9%,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2%,加快3.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5%,加快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8%。
此外,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0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17亿平方米,增长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2%。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约15万亿元,增长12.2%,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4.7%。
2018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约增加了:
1.3万亿元
3.8万亿元
2.9万亿元
3.3万亿元
2012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
13150亿元
13947亿元
14193亿元
15076亿元
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2002年增长了几个百分点?
40.6
39.3
2.2
-2.2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8434万人,占64%。从年龄构成上看,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从文化程度看,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
假设不同性别劳动力会在三大产业间均匀分布,则全国男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约有多少万人:
3416
3736
4342
4782
2012年与2011年相比,全国各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
不变
不断增长
不断降低
无法判断
2009年全年北京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5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462亿元,增长26%,主要投向交通运输和公共服务业,交通运输投资698.6亿元,增长15.6%,公共服务业投资434.5亿元,增长49%。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内资单位完成投资2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66.8%;非国有内资单位完成投资2096.4亿元,增长2.8%;外商及港澳台完成投资445.2亿元,增长5.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7.4亿元,增长1倍;第二产业投资411.4亿元,增长6.6%,其中工业投资406.2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投资4389.5亿元,增长27.8%。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完成4378.2亿元,增长23.2%;农村投资完成480.2亿元,增长63.5%。
2009年农村投资中,第二、三产业投资占比:
低于12.0%
低于15.4%
超过84.6%
超过88.0%
2019年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为:
6.4%
7.1%
7.8%
8.5%
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201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
23170万
24171万
29636万
31365万
2015年,某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48.12亿元,比上年净增加23.69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7.5%。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335.24亿元,外商经济增加值11.84亿元,港澳台经济增加值1.04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2010年)增长104.3%,162.9%和147.4%。
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之比由上年的9.5:57.7:32.8调整为9.4:57.9:32.7,与“十一五”末相比,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了3.9和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7.4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占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为47.3%,比“十一五”末提高了7.8个百分点。
与2010年相比,2014年该市非公有制经济中第三产业比重:
上升了3.4个百分点
上升了3.6个百分点
下降了3.4个百分点
下降了3.6个百分点
2016年4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45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第二产业用电量33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第三产业用电量5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
1~4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8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从不同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第二产业用电量125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第三产业用电量25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7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
从不同省份看,1~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前十位的省份依次为:西藏(17.1%)、新疆(12.5%)、江西(8.3%)、陕西(7.4%)、安徽(7.1%)、北京(6.6%)、浙江(5.7%)、广东(4.8%)、海南(4.8%)、湖北(4.7%)。
与2014年同期相比,2016年1~4月第三产业用电量上升了约:
15%
19%
2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