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0克溶液,第一次加入20克水,溶液的浓度变为50%;第二次再加入80克浓度为40%的同种溶液,则溶液的浓度变为:
45%
47%
48%
46%
在某状态下,将28克某种溶质放入99克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从中取出溶液,加入4克溶质和11克水,请问此时浓度变为多少:
21.61%
22.05%
23.53%
24.15%
下列自然现象的产生与人类排放大气污染物无关的是:
阴霾天气
臭氧层空洞
酸雨
雷电
水是未来人类长期驻扎月球最重要的物质,月球上是否有丰富的水,一直是科学家探索的目标。月球南极附近一些环形山的凹陷处终年照不到阳光,温度约为零下173摄氏度,因此有推测称那里有可能存在较厚的冰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颠覆上述假说:
月球上水的凝固温度与地球不同
月球南极被陨石撞击后新生成了一些小坑
月球南极个别环形山凹陷处有一定量的冰块
过去被认为能反映“冰盖”存在的信号,源自环形山内壁的石块
古时,驾车有“五驭”,《礼记》中有“入国不驰,入里必式”等要求,说的是古人的行车之德。今天,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私家车司空见惯,国人正加速驶入汽车社会,让观念和素养追上时代的车轮,显得日益迫切。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结尾,文章最可能讲的是:
行车中的不文明行为
中国古代的行车礼仪
交通规则的演变过程
汽车社会的基本特征
线上阅读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内容传播渠道,让我们获取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更多了,但其并非唯一的阅读形式。事实上,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一种不可或缺、具有独特优势、更适合进行深度阅读的重要阅读形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纸质书在设计、排版等各方面,更能给读者带来许多独特、珍贵的阅读体验
在数字时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才能过上更充实、有效的阅读生活
对于文本篇幅长、内容丰富的经典作品,纸质书更容易使读者形成系统思维、专注能力
在我国成年读者中,大多数人选择的阅读形式有纸质阅读、网络阅读、新媒体音频听书阅读等
在我国,自然人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
25年
30年
50年
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
生活中,俗称“暖宝宝”的一次性取暖片主要由铁粉、活性炭、蛭石、水、盐等材料构成。下列关于其发热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减少铁粉和空气的接触面积
盐和水的作用是加快铁粉氧化
发热原理是铁的氧化吸热过程
蛭石的作用是散热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_______;
②如果生命是花,尊严就是_______;
③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_______;
④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_______。
澎湃 大地 发光 蓝天
流动 绽放 燃烧 飞翔
动力 芳香 火焰 腾飞
涌动 美丽 熔炼 翱翔
①一面是城镇化大潮冲击下的村庄,一面是_______在工业文明入口处的农民,面对着社会结构转型几乎_______整个乡村的现实,人们日益感到“激发农村的活力”同“解决农业人口的出路”一样重要。也正因此,“乡村振兴”的呼声日益高涨。
②乡村的振兴,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问题。道理很简单,放下手中“犁和耙”的年轻人,之所以选择从熟悉的乡村走向陌生的城市,也不过是为了过上一种更好的生活。如果留在乡村便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也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留下。这些年来,乡村旅游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兴盛起来的。浙江安吉的“美丽乡村”、四川成都的“田园城市”等等,都是依托旅游产业带富一方乡土的极好的例子。
③然而,乡村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即就当下风生水起的乡村旅游来说,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难题。过度的商业开发就是其中之一。一些地方的乡村虽然被以乡村旅游等形式包装起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村民的收入,却因村庄完全被改装成了商品,充满着商业的气息,而全无传统乡村原先的文化与味道。
④尤其是对于那些本就有些资源和名气的乡村,由政府或企业出面圈建起来,村子里的人们悉数迁走,不出几年,沉淀了多少代乡村文化的地方就会变成一个人造的景区,再难见到“乡村”的影子了。如此过度的商业开发,消失的不仅是乡村的底色,更是村庄本身。而这与乡村振兴的初衷显然是南辕北辙的。
⑤乡村生活,本就是一种文化。就像沈从文《湘行散记》中写到的,“河面静静的,木筏上火光小了……。另外一处吊脚楼上,又有了妇人唱小曲的声音,灯光摇摇不定,且有猜拳声音……”最吸引人的,也就是吊脚楼上人们的那种生活。
⑥如今即使走进湘西那有名的“边城”,看到的也大多是人造的景观:作为商业项目之一的对歌,已经完全进入程式化的模式;沱江两岸的吊脚楼上,除了游客便是做生意的主家;再往里走,满街都是为游客专设的店铺,虽然也是古老的房子,出售的也是当地的腊肉、熏肉,却已看不出有多少“镇筸”生活的味道了。转来转去,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个换了壳的农贸市场。远不如沿着迂回的山路走进去,偶尔碰到一位背着背篓的老婆婆来得亲切、自然。
⑦乡村,并不纯然是被改造的。乡村振兴,也应该遵循着这样的认知,重在经营,前提却是尊重。首当其冲就是尊重乡村的文化。那些来源于乡村生活,即老百姓柴米油盐、喜怒哀乐里的生活文化,尤其需要关注。
依次填入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徘徊 席卷
停滞 改变
逗留 影响
盘桓 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