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约增长了:
15%
14%
13%
12%
以下是2006年农村实用人才现状: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地区231.4万人、中部地区201.7万人、西部地区145.9万人。从年龄分布看,40岁以下的247.9万人。从学历看,中专以上的22.7万人。
农村实用人才中,生产能手占总数的56.7%,经营能人占27.8%,能工巧匠占15.5%。其中,农民高级技师1.5万人,农民技师7万人,农民助理技师6.5万人,农民技术员35.3万人。
2006年我国农村实用人才中,生产能手的人数比经营能人多( )万人。
177.3
184.6
167.3
198.2
“十五”以来,广东省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广东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新亮点。据统计,2006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达4930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基地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65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11%。全省特色产业基地的经济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当地经济增长的平均幅度。2006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20.3%。与此同时,各特色产业基地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步加大,有些基地已占到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如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2006年已占湛江市工业总产值的33%;阳江五金刀具特色产业基地2006年工业总产值占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1%;云浮禽畜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基地2006年工业总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8.5%;国家级肇庆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有高新技术企业19家,占全市高新企业总数的17.7%,基地工业产业总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20%。
根据上述材料,2006年特色产业基地占当地工业总产值比重最高的是:
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
阳江五金刀具特色基地
云浮禽畜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基地
肇庆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以下做法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是:
①农户E现在操作无人机,不用出门,一天能打1500亩地农药
②农户F实现浸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获全过程智能化
③农户G有352亩水稻田,但种田有机械,农闲时还出门去旅游
④农户H根据多年种植经验,为自家每块地定制统一的施肥方案
①②
③④
①②③
①②③④
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53.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2%。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0万元,比上年增加2万元。
分研究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504.5亿元,增长16.4%;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342.8亿元,增长24.3%。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567.3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276.8亿元,增长14.2%。
分产业部门看,七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医药制造业为1.76%,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8%,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4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38%,橡胶制造业为1.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9%。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辽宁、四川和陕西9个省(市),共支出2154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71.7%。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陕西、天津、江苏、辽宁和浙江7个省(市)。
200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低于100亿元的省(市)的平均支出为:
36.92亿元
239.33亿元
93.85亿元
45.21亿元
根据所给资料,可以得出2006年装备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是()。
15.1%
16.0%
18.9%
20.5%
据研究,屈原《九歌》诸篇原始底本的大致族属与时代能概括如下:《东皇太一》《东君》,源于五帝晚期海岱地区东夷集团虞舜族的《韶》乐;《河伯》《云中君》,源于夏代中原地区夏族禹启以来的《虬歌》;《大司命》《少司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生命生育祭歌颂诗;《湘君》《湘夫人》《山鬼》,长江中游楚地楚族流传久远的山川祭歌颂诗;《国殇》,流传于楚国的爱国战魂祭歌;《礼魂》,以上各篇共用的“乱辞”。在商代早中期以前,楚族的起源及早期发展阶段在黄河中下游,且与夷、夏两集团有密切关系。在神话传说中,楚人的远祖之一颛顼氏主要活动在海岱与中原地区,曾得到东夷集团的远祖少昊氏族的帮助。颛顼之后,有祝融八姓,亦与东夷少昊、重、黎、中原各族关系密切。为此,东夷集团《韶》乐、华夏集团《虬歌》,为楚族所熟悉,并为屈原整理《九歌》时有所保存。
而屈原,“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是王室贵族子弟的师傅;又为三闾大夫,“掌王族三姓。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因此,屈原熟悉本族的历史文化,进而整理编组了《九歌》。本来,各血缘氏族部落只祭祀本族范围内的天体神、山川神和祖先神,相关的祭器、礼仪、乐舞歌辞也只限在本族内流传。此即“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然而,屈原还是将不同区域、族属、时代、内容的祭歌颂诗与楚国的《湘君》诸篇合编在一起了。这不是屈原冒天下之大不韪。西周盛行的体现血缘管理的井田制、宗法等级制、家族世袭制等,到春秋时代开始动摇,至战国时代则几乎瓦解——各诸侯相互征战,血缘纽带已被解构。因此,血缘基础上的“民不祀非族”“祀不越望”的规矩已不复存在。这样,屈原将不同族属的祭歌颂诗合编在一起,完成综合性的《九歌》,也就成为可能。
楚国发展到楚威王时,国力达到鼎盛。楚怀王即位,承父盛业,在苏秦游说之下,联合韩、魏等六国攻秦,是为合纵。当时的楚怀王意气风发,有一统天下的雄心。据《汉书•郊祀志》:“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军。”此际任左徒的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可谓君臣相得。因此,言《九歌》是屈子为国君修饰润色,欲以却退秦师,也信而有征。
孔子以维护周礼为目的,以西周王官礼乐作为标准删编《诗经》。结果是,不仅十五个诸侯血缘族团的颂诗、史诗,以及十五国之外的民歌被删除,甚至进一步引领时代的理性自觉,“不语怪力乱神”,将原本丰富的巫术神灵、图腾神话作了历史化改造,而失去了其天国神灵的浪漫气息。但楚氏族带着北方夷夏原始巫术宗教文化,反倒与当地固有的苗民巫风习俗相融合,而得以持续发扬。屈原既“博闻强志”,深知楚族及夷夏古族的远古历史文化,又担任左徒与三闾大夫这两个与巫术宗教活动有关的职位,最终造就了《九歌》特别的原始文化。《九歌》是我们认识远古部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假如按照“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原则,屈原能够加工、编辑的诗歌是:
《东皇太一》
《河伯》
《大司命》
《山鬼》
张老汉驾驶拖拉机从家开往农场,要行4600米,开始以每小时20千米速度行驶,途中拖拉机出现故障,维修用时6分钟。因为要按原计划时间到达农场,修好拖拉机后必须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行驶。则拖拉机是在距离张老汉的家( )米远处出现故障的。
600
800
1000
1200
某镇计划安排小蒋、小陈、小刘3名干部到甲、乙、丙3个村子驻点,每村只安排1人。3人中有一人是农学专业,一人是法学专业,一人是工学专业。已知:小陈没有前往甲村,农学专业的没有前往甲村,工学专业的去了丙村,小陈不是农学专业。
根据以上表述,以下推论必然正确的是( )。
小刘去了甲村
小蒋去了乙村
小刘是工学专业的
小陈是工学专业的
某镇计划安排小蒋、小陈、小刘3名干部到甲、乙、丙3个村子驻点,每村只安排1人。3人中有一人是农学专业,一人是法学专业,一人是工学专业。已知:小陈没有前往甲村,农学专业的没有前往甲村,工学专业的去了丙村,小陈不是农学专业。
根据以上表述,以下推论必然正确的是:( )。
.小刘去了甲村
小蒋去了乙村
小刘是工学专业的
小陈是工学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