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起,我省在粤东西北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遴选首批14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三年将建成42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不含珠三角地区)。根据工作进度安排,示范片建设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实现目标。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每年选取6个片区开展示范片建设,为期三年。
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第一、二批40个示范片(含珠三角6市)启动建设项目2693个(粤东西北1539个,珠三角1154个),竣工项目1711个(粤东西北821个,珠三角890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0亿元(粤东西北16.6亿元,珠三角23.4亿元)。
示范片村庄规划编制:首批示范片的64个行政村和375个自然村,已100%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第二批示范片的59个行政村和386个自然村中,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行政村55个,自然村307个,分别占93.2%和79.5%。
示范片村庄环境卫生:首批示范片中已完成环境卫生整治的自然村357个,占95.2%。第二批391个自然村中,310个自然村已完成环境卫生整治,占79.3%。
示范片自来水建设:首批示范片中有326个自然村实现通自来水,占86.9%。第二批391个自然村中,有67.0%的自然村实现通自来水。
村巷道硬底化建设:首批示范片中完成村巷道硬底化建设的自然村有256个,占68.3%。第二批中有59.8%的自然村完成村巷道硬底化建设。
群众参与共谋共建情况:首批示范片375个自然村中,成立村民理事会的占99.7%。第二批391个自然村中,成立村民理事会的占98.2%。
第二批示范片的自然村中,实现通自来水的约有( )个:
256
262
267
273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土族是全国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自古崇尚彩虹,这里因此被称为“彩虹之乡”。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发展条件受限,贫困就如大山一样横亘在眼前。直到2015年,班彦村的129户人家依然居住在被当地人称为“脑山”的山顶上,严重缺水、交通闭塞,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正是脱贫攻坚,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村民们在山上住的是土坯房,风蚀雨侵、烟熏火燎,连墙面都成了炭黑色。如今,班彦新村紧邻省道,家家户户通自来水,步行10多分钟就可以到镇卫生院,小学就在旁边,幼儿园有校车接送小孩,镇中心学校也只有两三公里远……后顾之忧少了,村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高了。通过组织烹饪、电焊、开挖掘机等专项培训,2018年全村就有67人外出务工。
山大沟深、土地瘠薄,对于祖祖辈辈困守在这里的班彦村民而言,有些人一辈子都盖不起新房。实施易地搬迁,一下子把他们挪穷窝和盖新房这两个“最大的包袱”给解决了。搬迁后,班彦新村实施了村道硬化、村庄亮化、文化广场、人畜饮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补齐了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的短板,解开了脱贫的“死结”。2018年,青海省将班彦新村纳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传承保护规划》,投入专项资金扶持民族特色发展项目。“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这是过去班彦村的真实写照。搬下山后,在各级政府帮扶下,村集体经济“破零”,产业扶持资金到户到人,全村初步形成多元增收渠道。依托当地特有的八眉猪品牌,给每户在集中养殖区配套建设了36平方米的猪舍。全村八眉猪存栏最多时超过1200头,户均年可增收3000元,与相关企业合作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户均年收益2500元。
土族盘绣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没有渠道与市场对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变不成收益。2018年班彦新村组建土族盘绣合作社,并与知名电商合作,使盘绣逐渐成为民族特色产业,带动了全村145名妇女就业,有的绣品还远销国外。由于长期受贫困困扰,过去村民们对奔好日子缺乏信心,驻村干部介绍,脱贫攻坚实施之初,“扶起来立不住,立住了走不动”的现象比较突出。驻村干部积极推进建章立制、移风易俗,以扶促教、以教助扶,引导村民实现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观念转变。搬迁前,村里娶媳妇的彩礼一般都在15万元以上,因婚致贫比较多,搬迁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村规民约加以引导,彩礼少了一大半,在2019年的“班彦感恩纪念日”上,村里还增设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脱贫光荣户”表彰等活动。
在搬迁过程和产业发展中,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严格按照程序,始终公开、公正、公平地实施房屋分配、项目推进、资金收益分配等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重大事项。用真心真情换取信任。全村47名党员,都积极参与农民讲习所的宣讲和每月一次的“固定党日”活动。村干部普遍感到,只要增强组织凝聚力,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就能融洽干群关系,把村里的每项工作做好。
依据材料所示,互助土族自治县脱贫成功的经验包括:
挪穷窝,解开贫困症结
谋产业,探索致富门路
育新风,激活村民信心
抓党建,发挥堡垒作用
某市旱季水源不足,自来水公司计划在下周七天内选择两天停止供水,若要求停水的两天不相连,则自来水公司共有几种停水方案:
21
19
15
6
2016年,J省规模以上工业取水量为86.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4%。其中,直接采自江、河、淡水湖、水库等的地表淡水68.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8%,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自来水取水量1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重复用水量168.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8%;重复用水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力和化学原料等4个行业的重复用水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6.9%,重复用水利用率分别为97.7%、95.0%、94.1%和93.4%。全年用新水量超过2亿立方米的5个行业用新水量合计19.1亿立方米,占总用新水量的67.6%,比重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J省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自来水取水量占总取水量的比重比上年:
提高0.3个百分点
下降0.3个百分点
提高4个百分点
下降4个百分点
某县为朝鲜族自治县,依照宪法,关于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说法正确的是:
由朝鲜族公民担任主任
由朝鲜族公民担任副主任
主任或副主任中有朝鲜族公民即可
主任必须由朝鲜族公民担任,副主任可由其他民族的公民担任
试验结果表明:用自来水烧饭,维生素B1损失程度和烧饭的时间、温度成正比,一般损失30%;若用开水、蒸馏水烧饭,则不会引起维生素B1的损失。淘米的次数与维生素B1的损失成正比,但是,无论使用开水、自来水还是蒸馏水淘米,维生素B1的损失都是40%。
由这个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应该用开水、蒸馏水淘米
淘米时要节约用水
应该用开水来淘米、烧饭
应该减少淘米的次数,用开水来烧饭
自来水厂用来进行水消毒处理的常用化学试剂是:
臭氧
氯气
过氧化氢
碘伏
近来有报道称,大多数自来水厂的水质由于使用的漂白物质中都含有亚硝酸类的致癌物质,因此,目前自来水厂对人体会带来严重威胁。
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
大多数自来水厂的水含亚硫酸铵的含量没有超标,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影响
有些自来水厂的水亚硝酸胺的含量很低
自来水厂处理水质过程中不使用漂白物质是不可能的
自来水厂改变水处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亚硝酸胺的含量
改革开放以来,某省从业人员总量伴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经过调整逐步合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成功地解决了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至2007年底,某省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15.33万人,比1978年底增加1090.92万人,年均增长2.7%,全省从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比1978年上升了18.5个百分点,达到56.3%。其中,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数673.26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2.26倍。仅2001—2007年7年间就增加251.16万人,占1978年以来增加人数的53.8%。从2003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2007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2002年低0.3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8.41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2.38万人。1982年至200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6%上升到4.8%,高中(含中专)人口所占比重从5.7%上升到12.0%,而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从25.2 %下降到10.0%。人员素质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为全省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2007年底,该省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比1978年底增长了:
1.02倍
1.18倍
1.32倍
2.26倍
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乡村就业人数从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收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年至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增加9.7平方米,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汽车18.6辆,比2002年度增长20.1倍;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庭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比2002年度增长3.1倍;空调机2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0部/百人,比2002年提高1.8倍。
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391万人、47343万人、14317万人、17696万人、13892万人。2011年底,2277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30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比2002年增加212万人和4898万人。以低收入标准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从2002年末的8645万人下降到2010年末的2688万人。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033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按照新标准,年末扶贫对象为12238万人。
如果2011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为1.8亿户,那么2002年底我国城镇居民拥有家庭汽车多少万辆:
159
167
195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