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1%,其中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6518万人,比2010年增加1656万人。
2016年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中女性专业技术人员1480万人,比2010年增加211万人,所占比重达47.8%,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女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1万人,比2010年增加59.3万人,所占比重38.3%,提高3个百分点。
2016年企业董事会中女职工董事占职工董事的比重为39.9%,企业监事会中女职工监事占职工监事的比重为40.1%,比2010年分别提高7.2和4.9个百分点;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代表比重为28.7%,略低于2010年0.3个百分点。
2016年女性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达8020万人,比2010年增长49%。2016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女性1.4亿人,比2011年增长21.5%;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女性1.9亿人,比2011年增长了1.5倍。
2016年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亿人,其中女性1.8亿人,占比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6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1亿人,其中女性超过1.7亿人。
2016年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超过1.8亿人,其中女性7551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4713万人和2402万人,增长约35%和47%;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2亿人,其中女性8129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5728万人和2429万人,增长约35%和43%。
2016年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女性比2011年增长了约多少倍?
0.7
1.2
1.7
2.2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3元,比上年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55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恩格尔系数为29.3%,比上年下降0.8%,其中城镇为28.6%,农村为31.2%。
2017年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是:
8%
9%
10%
11%
2013年上半年,全国入出境2.19亿人次,同比增长5.07%。其中,内地居民9091.83万人次,港澳台居民1.03亿人次,外国人2538.42万人次。
内地居民出境4564.43万人次,同比增长18.36%。内地居民出境前往国家或地区居前五位的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韩国、中国台湾。
港澳台居民入出境1.03亿人次,同比下降2.15%。其中,香港居民7697.27万人次,同比下降1.25%;澳门居民2069.99万人次,同比下降4.38%;台湾居民486.82万人次,同比下降6.36%。
外国人入出境2538.42万人次,同比下降5.22%。其中,入境1277.07万人次,同比下降5.15%。外国人来华居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越南。
来华外国人中,观光休闲494.01万人次,访问248.35万人次,交通运输服务员工153.92万人次,会议商务63.89万人次,其他入境目的为316.90万人次。外国人入境居前三位的口岸为上海浦东机场口岸(230.28万人次,占总数的18.03%)、北京首都机场口岸(202.80万人次,占总数的15.88%)和广州白云机场口岸(117.33万人次,占总数的9.19%)。
2013年上半年,港、澳、台居民入出境人次占全国入出境人次之比为:
74.4:20.6.:5.9
77.0:20.7:4.9
76.9:21.3:4.8
78.1:20.6:5.3
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2.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402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5.2%,比上年名义增长16.8%,家庭经营纯收入379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2.6%,名义增长7.4%,转移性收入78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9%,名义增长14.2%;财产性收入29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3%,名义增长17.7%。
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626元,同比增长9%,增幅比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增速快3.6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总量26849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609元,增长13.9%。
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名义增长9.2%,经营净收入名义增长9.8%,财产性收入名义增长14.6%,转移性收入名义增长10.1%。
2010—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的支出户资产总额比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的支出户资产总额约高多少亿元:
62
72
504
585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2016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多少万元?
1.4
1.7
2.1
2.3
2018年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时间利用的随机抽样调查,共调查48580人。结果显示,受访居民在一天的活动中,有酬劳动平均用时4小时24分钟。其中,男性5小时15分钟,女性3小时35分钟;城镇居民3小时59分钟,农村居民5小时1分钟;工作日4小时50分钟,休息日3小时19分钟。受访居民有酬劳动的参与率为59.0%,其中城镇居民53.1%。受访居民无酬劳动平均用时2小时42分钟。其中,女性3小时48分钟;农村居民2小时39分钟;工作日2小时34分钟。受访居民无酬劳动的参与率为70.2%,其中男性55.3%。
无酬劳动包括家务劳动、陪伴照料孩子生活、护送辅导孩子学习、陪伴照料成年家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看病就医和公益活动。受访居民家务劳动平均用时1小时26分钟,参与率为58.5%。其中,女性2小时6分钟,参与率75.6%。受访居民陪伴照料孩子生活平均用时36分钟,参与率为18.9%;护送辅导孩子学习平均用时9分钟,参与率为10.2%;陪伴照料成年家人平均用时8分钟,参与率为5.0%;看病就医平均用时4分钟,参与率为2.2%;公益活动平均用时3分钟,参与率为4.1%。
受访的男性居民约有:
2.4万人
2.6万人
2.9万人
3.0万人
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6853万人;贫困发生率(指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占目标调查人口的比重)为3.1%,比2012年末下降7.1个百分点。2017年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比上年增长10.5%。
2014~2017年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的快慢关系是:
城镇最快、全国次之、农村最慢
农村最快、全国次之、城镇最慢
全国最快、农村次之、城镇最慢
农村最快、城镇次之、全国最慢
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6853万人;贫困发生率(指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占目标调查人口的比重)为3.1%,比2012年末下降7.1个百分点。2017年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比上年增长10.5%。
2017年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的金额是:
782元
853元
891元
1069元
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基于:
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制度的“二元化”差异
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城乡养老待遇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实现社会公平,为创造经济效率提供坚强物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