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的支出源于公共资金(如税收),这种资金缺乏明确的利益主体;同时,政府官员的工作努力与其正当收入之间也难以建立直接而又紧密的联系,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政府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隐藏着诱发其“寻租”行为的可能性。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公共资金缺乏明确的利益主体
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政府部门的支出及官员的工作努力与其正当收入之间矛盾引发“寻租”行为
寻租行为的可能性来自于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受挫
2020年中国钓鱼钩、竿、轮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
增长了不到5%
增长了5%以上
减少了不到5%
减少了5%以上
2018年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52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1125亿元,同比增长7.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7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388亿元,同比增长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45亿元。1-7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0480亿元,同比增长9.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272亿元,同比增长10.4%。
按消费类型分,7月份,餐饮收入3343亿元,同比增长9.4%;商品零售27391亿元,同比增长8.7%。1-7月份,餐饮收入22800亿元,同比增长9.8%;商品零售187951亿元,同比增长9.2%。
2018年1-7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47863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6461亿元,同比增长29.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3%;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同比增长41.6%、29.9%和29.7%。
2017年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亿元。
28200
193000
201000
243000
经国家统计局核准,2006年某省生产总值6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11753元,比上年增长11.3%。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全年第一产业完成产值69.60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3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十五”末2005年的12.0:48.7:39.3转变为10.9:51.6:37.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5%、62.7%、33.8%。
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按城乡分:城市的消费品零售额122.78亿元,增长16.3%;县及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57.33亿元,增长4.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45.96亿元,增长10.5%;住宿餐饮业30.29亿元,增长24.1%;其它行业3.86亿元,下降2.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37.22亿元,增长19.1%(批发企业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年零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统称为限额以上企业);其中,汽车类零售额4.68亿元,增长6.5倍;石油及制品类12.41亿元,下降7.7%;文化办公用品类0.32亿元,增长1.1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90亿元,增长43.6%;食品、饮料、烟酒类8.51亿元,增长39.9%。
2005年汽车类零售额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
0.40%
0.43%
0.51%
0.62%
2007年9月民航旅客周转量在当年1-9月民航旅客周转量中所占比例约为:
11.4%
11.9%
60%
88.1%
2007年1-6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是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
1.82倍
1.89倍
2.04倍
2.09倍
2007年两国碳排放量之和比2006年两国碳排放量之和约增加了:
1%
2%
5%
7%
上海市统计局发布信息显示,2010年9月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95项,比上年同月增长4.6%;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3.19亿美元,增长19.8%;实际到位金额9.44亿美元,增长3.5%,增幅实现年内连续第9个月正增长。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第三产业对外资的吸引力特别大。2010年9月,上海市第二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2个,比上年同月下降31.3%;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13亿美元,下降2.2%。第三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72个,增长9.2%;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2.08亿美元,增长22.8%,占91.6%,比重高出第二产业83个百分点,仍占绝对主导地位。
2010年9月,上海市第二产业吸收合同外资金额占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约为()。
8.6%
9.2%
22.8%
31.3%
2008年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宣布,初步核算,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到或超过10%。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四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增速加快8.4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
——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就业增加较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增速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加快2.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多增加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
我国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是:
9646元
8259元
8035元
7674元
2003年至2007年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与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最接近的年份是: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