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集体企业增长7.1%,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比上年增长。分产品看,全年471种工业产品中有345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4.7%,粗钢增长3.1%,钢材增长7.7%,水泥增长7.4%,十种有色金属增长9.3%,焦炭增长5.2%,硫酸(折100%)增长4.8%,烧碱(折100%)增长3.8%,化学纤维增长11.8%,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11.7%,集成电路增长9.3%,汽车增长6.3%,(其中轿车增长8.3%);乙烯下降2.5%,平板玻璃下降3.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0.9%。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2012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
(2)2012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5319亿元
(3)2012年全国471种工业产品中产量下降幅度最大的产品是平板玻璃
0个
1个
2个
3个
与2018年比较,2019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速低于全国水平的是:
甲省和乙省
乙省和丁省
乙省和丙省
丁省
2007年,黑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共481家,比上年增加27家,从业人员110.2万人,比上年增加3.1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5143亿元,增长9.8%;增加值2546.1亿元,增长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41亿元,增长10.1%;实现利税总额1684.5亿元,增长0.9%;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61.2亿元,增长23.7%。2007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的人员6.5万人,比上年增加近0.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1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从性别看,女性科技活动人员1.6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从事科技活动全时人员为3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2007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的投入,积极研制开发新产品。全年经费投入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新产品项目数1 139项,与上年持平。用于新产品开发经费2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平均每个新产品项目经费由上年的218.4万元上升到今年的286.4万元。投入增长带来了效益的增加。实现新产品产值429.6万元,比上年增长36.6%。新产品销售收入437亿元,比上年增长44.3%。新产品出口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8%。申请专利851件,比上年增长16.4%。
2007年黑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的人员人均新产品开发经费多少元:
3.8万元
4.1万元
218.3万元
286.4万元
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最大的国家(地区)是:
欧盟
美国
韩国
中国台湾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3元,比上年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55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恩格尔系数为29.3%,比上年下降0.8%,其中城镇为28.6%,农村为31.2%。
2016年全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
28.6%
29.1%
29.5%
30.1%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运输费用5.6万亿元,同比增长6.6%;保管费用3.7万亿元,同比增长7.0%;管理费用1.3万亿元,同比增长7.9%。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最高的季度是: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比较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019年通勤高峰交通拥堵程度由重到轻依次是: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深圳、北京、上海、广州
北京、广州、上海、深圳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2010-2012年三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年平均诊疗人次为63.3万;
(2)与2011年相比,2012年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均有所增加;
(3)2011-2012年,全国二级医院入院人数均大于一、三级医院入院人数之和。
0个
1个
2个
3个
2014年一季度,上海市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168.47亿元,增长3.6%,增幅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产销两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372.12亿元,增长15%。一季度生产汽车67.33万辆,增长15.9%。其中,排量在1升到1.6升之间(含1.6升)的轿车41.57万辆,增长23.9%;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7.96万辆,增长44.1%。汽车制造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
关于2014年一季度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发展状况,下列表述与资料相符的是:
在六个重点行业中,产销率最低的行业也是产值增速最快的行业
成套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增量高于精品钢材制造业
排量在1升以下或超过1.6升的汽车产量增幅超过2成
汽车制造业平均每生产一辆汽车,创造的产值约为12万元
注:1.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2.2008年数据根据2018年统计口径有所合并和调整。
与2008年相比,2018年全国居民花费在( )上的平均时间减少幅度最大。
家庭生产经营活动
家务劳动
看电视
交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