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6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4438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5.15%,比1—5月下降0.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2015年1—6月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4992亿元,同比增长31.4%;第二产业77298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72148亿元,增长10.9%。
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76464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5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3092亿元,下降7.9%,降幅比1—5月份收窄2.1个百分点:制造业69519亿元,增长10.7%,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853亿元,增长32.8%,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
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201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上升了:
11.4%
17.3%
28.7%
30.7%
2015年10月8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决定自今年10月至2016年底,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展开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专项行动,关于这一行政决策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集体讨论决定是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
在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前,要对该方案进行合法性审查
该方案属于上海市政府规章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该方案不服,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2016年,全国棉花产量534.3万吨,比2015年减产26.0万吨。
播种面积减少是2016年我国棉花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继2014、2015年后,2016年棉花播种面积继续减少。2016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为3376.1千公顷,比2015年减少420.5千公顷。分地区看,新疆棉花播种面积比2015年减少99.1千公顷,下降约5.2%;其他省棉花播种面积减少321.3千公顷,下降约17%。
从棉区看,黄河、长江流域棉区延续2015年减产较多的趋势。其中,黄河流域棉花播种面积减少147.8千公顷,下降约14.3%;单产每公顷增加63.3公斤,提高约6.0%;产量减少10.0万吨,下降约9.2%。长江流域棉花播种面积减少160.7千公顷,下降约19.8%;单产每公顷减少68.3公斤,下降约5.9%;产量减少23.0万吨,下降约24.6%。
尽管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减少,但由于每公顷单产增加151.5公斤,棉花产量仍达到359.4万吨,比上年增加9.1万吨,增长约2.6%。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到约67.3%,比上年提高约4.8个百分点。
2016年,全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比上年约
下降6.8%
下降3.9%
上升2.6%
上升7.2%
201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9.9%,增速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97071亿元,增长13.9%,增速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15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5%,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4.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5.0%。商品房销售额159725亿元,增长6.5%,增速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0.3%,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5.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6.5%。
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
48114亿元
11427亿元
10436亿元
10278亿元
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3869.29亿元,比上年增长22.02%。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上年增加3826.68亿元。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上年增长9.64%,比2009年翻了一番。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32806.46亿元。2015年1—9月,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同比增长16.5%。
2015年,全国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约为737万人,其中普通本科院校招生人数389万人,比普通专科院校人数多41万人;在校人数约为2626万人,其中普通本科院校约1577万人,普通专科约1049万人;毕业人数约为1000万人,其中普通本科院校约占68.1%,普通专科院校约占31.9%。
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投入增速较上年相比约:
下降了3.2个百分点
提高了3.2个百分点
下降了1.6个百分点
提高了1.6个百分点
201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而15~59周岁劳动年龄人口100283万人,占总人口的74.7%,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12.3%,较2001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从地方数据看,2011年全国共计有24个地区已经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重庆、四川、江苏等8个地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其中重庆老年人占比最高达12.42%,其抚养权比达到17.36%,相当于近6个劳动力养一位老人。
2011年全国各地区中,老年人口抚养比最低的是:
宁夏
新疆
青海
西藏
2016年,全国平均气温10.36℃,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81℃,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15年(10.49℃)和2007年(10.45℃)。2016年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气温为历史最高;除1月偏低、11月接近常年同期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12月偏高2.6℃,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31个省(区、市)中,仅黑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其他省(区、市)气温均偏高,其中青海、甘肃、河南和贵州4省均为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
2016年,全国年降水量范围为3.5毫米(新疆托克逊)~3494.4毫米(安徽黄山),全国平均降水量730.0毫米,较常年(629.9毫米)偏多16%,比2015年偏多13%,为1951年以来最多。2月和8月降水偏少,3月接近常年同期,其余各月均偏多,其中1月偏多94%,10月偏多55%,均为历史同期最多。
1951-2016年间,全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是:
1998年
2007年
2015年
2016年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运输费用5.6万亿元,同比增长6.6%;保管费用3.7万亿元,同比增长7.0%;管理费用1.3万亿元,同比增长7.9%。
2012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约为多少万亿元:
75
86
93
102
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80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人均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412元,增长12.4%;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0%;人均财产性收入649元,增长24.7%;人均转移性收入5709元,增长12.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比上年增加2279元。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同比增加532元,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0.3%。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达42.5%。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2520元,增长12.9%。其中,人均农业纯收入1897元,增加173元,增长10.0%。人均牧业纯收入463元,牧业收入在2009年和2010年出现连续下降后,增速大幅度回升至30.1%。这主要是牧业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生猪价格大幅上涨所致。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702元,增加101元,增长16.7%。其中,人均第二产业纯收入193元,增加11元,增长5.8%;人均第三产业纯收入509元,增加90元,增长21.4%。人均财产性收入229元,增加26元。人均转移性收入563元,增长24.4%。
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5.20%
5.22%
5.70%
5.26%
2016年末,全国23027万农户中,99.5%的农户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拥有1处住房的20030万户,占87.0%;拥有2处住房的2677万户,占11.6%;拥有3处及以上住房的196万户,占0.9%;拥有商品房的1997万户,占8.7%。
根据2016年末全国农户住房情况,能够从上述资料可以推出:
西部地区农户数量少于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平均每70个农户中,就有1个以上拥有3处及以上住房
东北地区仅拥有1处砖混结构住房的农户占当地农户总数4成以上
砖混住房和钢筋混凝土住房分别占该地区所有住房比重最高的地区是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