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考队由A、B研究所分别抽调5人,C、D研究所分别抽调7人组成,从每个研究所抽调的人员中,男性均比女性多1人。现将整个科考队分成勘察、化验两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中均包含4个研究所的人且来自任意2个研究所的人数都不相同。问化验小组最少有几名男性成员?
1
2
3
4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0%。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长6.3%。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增长1.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增长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增长4.5%。
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数之比最接近:
2:3
3:2
3:4
4:3
根据上表,可以推断该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数比是:
2:1
3:2
4:3
无法推断
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次均门诊费比乡镇卫生院多:
14.3元
26.8元
35.4元
39.6元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学家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铁研究的可行性的依据是:
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硫酸铁可以让蓝色变绿
硫酸铁可大幅度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促进叶绿素增长
实验证明铁元素可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
当前,乡村间或是城乡间的交流日益增加,因拆迁、移居等因素在新区域形成新的社区群体,乡村正面临“去熟人化”阶段。用一种共通的地域文化将其联系起来,是乡村治理的有效形式。从历史上看,以血缘或是某种被认可的文化组织起来的群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在一定层面上,乡村社会关系、乡村冲突的调适与乡村社会秩序的维系不仅仅靠法制体系,而且还依靠乡村礼俗、村社伦理、村规乡约等非正式制度。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
乡村社会秩序的历史渊源与当下处境
当下乡村社会秩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新的乡村社会秩序维护需要探寻更有效的治理方法
乡村治理实践中非正式制度往往比法律手段更有效
植树节到来之际,120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分成人数不等且每组不少于10人的六个小组,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则参加人数第二多的组最多有多少人: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我国依照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以城乡居民或村民一定居住地为纽带和范围设立的,并由居民或村民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的是。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组织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仙霞东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和仙霞西区物业业主委员会
仙霞村村民委员会和仙霞路居民委员会
仙霞东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和仙霞西区物业管理委员会
仙霞东区街道办事处和仙霞西区街道办事处
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基于:
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制度的“二元化”差异
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城乡养老待遇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实现社会公平,为创造经济效率提供坚强物质保证
2010年,我国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去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27.7万元,比上年增加2.3万元。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其他投入强度在1.5%及以上的还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0%)。
2011年,我国投入R&D经费8687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1.84%。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30.1万元。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超过200亿元的行业有8个,这8个行业的研发费用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72%;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71%)的有11个行业。
从活动类型看,2011年研究经费比上年增加额最多的和增长率最高的活动类型分别是:
试验发展 试验发展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
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
试验发展 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