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1年六年,江苏省煤炭消费增长量最小的年份是: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与2011年同期相比,2014年1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约增长了:
25.9%
36.8%
47.4%
52.5%
斯诺克∶自由球
网球∶持球
羽毛球∶越位
乒乓球∶一米线
篮球∶罚篮
有两瓶质量均为100克且浓度相同的盐溶液,在一瓶中加入20克水,在另一瓶中加入50克浓度为30%的盐溶液后,他们的浓度仍然相等,则这两瓶盐溶液原来的浓度是:
36%
64%
50%
60%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要求,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有证照个体经营户,相关调查显示,201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85.7万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375.8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303.5万个,增加417.1万个,有证照个体经营户3279.1万个,增加405.4万个。
从行业角度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81.1万个,占25.9%;制造业225.3万个,占20.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2万个,占14%。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642.7万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78.6万个,住宿和餐饮业240.8万个。
从单位性质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75.6%,比2008年末提高了5.7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9.6%,比2008年末下降了3.9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14.8%,比2008年末下降了1.8个百分点。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法人、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分别为800.6万个、10.6万个和9.7万个。在内资企业法人中,国有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1.4%,私营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68.3%。
2008年末,列入上述资料所示的普查对象的数量合计为:
4072.1万
4845.8万
4470.0万
5262.9万
2012年与2011年相比,全国各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
不变
不断增长
不断降低
无法判断
2011年全国共举办展览6830场,比2010年增加9.2%;展出面积为8120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8.5%;50人以上专业会议64.2万场,比2010年增加17.4%;万人以上节庆活动6.5万场,比2010年增长3%;出国境展览面积60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3.8%,实施项目1375个,参展企业4万家;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980万人次;直接产值3016亿元,比2010年增长17.7%,占全国GDP的0.64%,占全国第三产业的13%。
根据统计分析,2011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增长幅度较大,三个城市共举办展览1380场,比2010年增长33.8%,占全国的20%;展览面积为2523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3.4%,占全国展览面积的31%,在世界商展百强排行榜中,中国占14席,其中北京4席,上海4席,广州3席,香港2席,深圳1席。
从展会的类型分析,经贸类的占70%,消费类的占25%,文化展示类的占5%。从组展商分析,国有、集体、股份、联营等占30%,民营及其他内资企业占25%,港澳及外商投资企业占5%,行业商(协)会占25%,政府或事业单位占15%。
2011年Z省共举办展会696场(列全国第一),展览面积为734万平方米,50人以上企业会议2.85万场,万人以上节庆活动452场,出国境参展面积25.9万平方米,出省参展面积34.5万平方米,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22万人次,会展业的直接收入327亿元,占全省GDP的1%,占全省第三产业的23%。
2011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举办的展览场次占全国的比重与2010年相比约:
增加了4个百分点
减少了4个百分点
增加了8个百分点
减少了8个百分点
2014年11月5日至11日,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各项活动由北京市主办,其间11月10日至11日召开了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下列有关APEC的说法有误的是:
采取自主自愿、协调一致的合作方式
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本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其运行机制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工作组、秘书处五个层次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基金发展报告2012》。报告显示,2010年有15个省份收不抵支,缺口达679亿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虽然减少到14个,但收支缺口高于2010年,2011年达766.5亿元。
报告分析显示,我国养老金地区差异较大。到2011年,我国有辽宁、黑龙江、天津、上海等14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但是,在面临亏损的同时,18个省份养老金收入则远远大于支出。其中,广东结余最多,达到519亿元;浙江、江苏、北京等省份结余也在二三百亿元。
养老金总缺口达到766.5亿元。其中,辽宁和黑龙江缺口均超过100亿元;天津、新疆兵团和吉林缺口在5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河南、陕西、江西、湖南、广西、上海、海南以及重庆的缺口在10亿元到50亿元之间;河北的缺口最少为1.62亿元。从区域来看,东北三省负结余395.5亿元;中南四省(河南、湖南、广西、海南负结余)123.9亿元;西北地区(陕西、新疆兵团)负结余100.98亿元。
从10年来的数据看,2002年,全国29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省份走出了这一困境,到2011年则为14个,数量上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现收不抵支的省份中,其负结余规模不断扩大,亏损额由2002年的407.6亿元达到2011年的766.5亿元。而且在向少数省份集中,尤其是黑龙江、辽宁等老工业地区。
对比2010年和2011年排名前10的亏损省份显示,上海、黑龙江、广西的排名变化比较明显。其中,上海结余由2010年的139.5亿元减少到2011年的25亿元,排名从第2位下移到10位之外。主要原因是,上海市2011年将外来务工人员和城郊就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制度,使得当年养老基金大幅增收。
从区域来看,2011年出现养老金负结余最多的是:
西北地区
中南四省
东北三省
东南地区
我国2011年劳动人口(15-64岁)总数为:
100242.84万人
93595.52万人
94045.03万人
99763.7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