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2所列主要行业中,2011年东部地区在该行业中从业的农民工数量占该地区农民工总数的比重高于全国总体水平的行业个数是:
0个
1个
2个
3个
2003—2007年招生人数增长最多的是()。
普通高等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普通高中
普通中学
2017年,职业高中在校生人数约占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的( )。
10%
18%
26%
31%
我国2007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66万人,在校生1885万人,毕业生44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0万人,在校生2000万人,毕业生530万人;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40万人,在校生2522万人,毕业生788万人;全国初中招生1869万人,在校生5736万人,毕业生196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736万人,在校生10564万人,毕业生1870万人。我国2006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46万人,在校生1739万人,毕业生37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48万人,在校生1809万人,毕业生476万人;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71万人,在校生2515万人,毕业生727万人;全国初中招生1930万人,在校生5958万人,毕业生207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729万人,在校生10712万人,毕业生1928万人。
从全国31个省份共抽取78所高等院校21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道德类涉及道德品质或者关系的题目中,当提问:“你最看重人的哪3种品质或关系”,选择比例前五名的选项依次是“诚信”、“关爱”、“宽容”、“负责任”和“沟通”,选择比例依次为74.70%、65.40%、65.17%、49.49%、35.89%。前五名的选项均为积极道德意识;而当提问改为:“你觉得现在的人实际上哪3种品质或相互关系居多”,选择比例前五名的选项则依次为“相互利用”、“冷漠”、“不负责任”、“欺诈”、“关爱”,选择比例依次为62.49%、54.86%、43.52%、34.64%、29.19%,前五名的选项有4项是消极道德意识。
虽然,大学生的道德期许与现实道德有很大的落差,这并不影响大学生保持良好的道德习惯。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爱护公共卫生上,选择“随手扔掉”的仅占3.5%;乘车时对老弱病残人士让座的态度上,自认会“主动让座”的达79.0%。
调查主要从爱国与民族意识,文史哲常识和文化与生活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调查显示,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当问到“被误认是日本或者韩国人时”,高达92.0%的大学生认为会“声明是中国人”,只有2.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会“干脆回答是”,也只有5.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会保持“沉默”。在爱国观念上,大学生对于我国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表示“立志为国争光”的占55.7%,表示“对社会风气不满”的占33.3%,而表示“无所谓”的占11.0%。
理想信念是文化和生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国家多年培养教育的栋梁之才,理想是引领人生前进的重要航标,在树立人生理想问题上,选择“有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的大学生占65.8%,选择“有理想,但觉得要实现很困难”的占30.6%,而选择“无所谓理想,每天能过得去就行”的占3.7%。可见,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有明确的理想抱负,但仍有不少的大学生对于如何实现理想抱有消极的态度。问卷还进而考察大学生的信念观,信念是激发一个人奋发进取、实现理想的重要支撑力量。自认“总是有信念支持”的大学生占40.4%,而自认“有时有信念支持”的大学生多达52.8%,大部分大学生在人生信念这个问题上还处于摇摆状态,既想努力向前,同时又有畏难情绪。
2007年高中毕业生占当年全体毕业生人数的比例是:
9.8%
14.1%
9.5%
8.5%
2006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比2005年多:
14.96%
12.96%
11.14%
9.14%
2009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狭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22.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4%;流通中现金余额为3.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8%。
200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1.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2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6万亿元。
200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8.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978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55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511亿元。
2009年,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6658亿元,比上年增加1355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A股99只,筹资206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95亿元;A股再融资筹资15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0亿元。
2009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1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8%。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745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04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37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126亿元。其中,寿险业务赔款及给付1259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281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及给付1576亿元。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1)200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率大于贷款余额增长率
(2)2009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业务中,收入最高的险种也是赔款及给付最高的险种
(3)2009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筹资额占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的60%以上
0个
1个
2个
3个
197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5万人,1980年为14.7万人,2001年为114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10年较上一年同比增长3.4%,2018年首次突破了800万人,2019年预计达到834万人,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严峻形势。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
600万人
610万人
620万人
630万人
2014年我国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出生人口1687万人,比上年增加47万人。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出生人口1786万人,比上年增加131万人;出生率与“十二五”时期年平均出生率相比,提高了0.84个千分点。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虽然比上年减少63万人,但比“十二五”时期年平均出生人口多出79万人;出生率为12.43‰,比上一年降低0.52个千分点。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的占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
2017年出生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山东,出生人口174.98万人,但是比2016年减少2.08万人。广东和河南出生人口也超过百万,其中广东出生人口151.63万人,同比增加22.18万人;河南出生人口140.13万人,较上年减少2.48万人。此外,出生人口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还有河北、四川、湖南、安徽、广西、江苏、湖北。其中,河北、四川、湖南出生人口超90万人,湖北最少,为74.26万人。
从人口增量来看,2017年广东出生人口增量最大,出生人口较2016年增加22.18万人。安徽、四川、河北出生人口增量超过5万,此外,江苏、湖南、山东、河南出生人口较2016年有所减少。其中,河南减少最多,出生人口减少2.48万人。
2016年我国二孩出生人口约为:
883万人
742万人
718万人
693万人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江苏省各级卫生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全面推进中医药、卫生监督、科技人才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稳步发展。现将2006年江苏省卫生机构、床位、人员、医院工作、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等基本情况简报如下:
卫生机构总数继续增加。2006年末,江苏省卫生机构总数17143个(含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比上年增加1819个,增长11.87%。卫生机构总数增加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各地加强了城市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今年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1418个,较上年增长56.61%,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个,增长74.07%,(相应的减少了卫生院65个,减少4.42%)。另外今年新增诊所229所,较上年增长11.19%。
2006年江苏省医疗机构16614个,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1442个,较上年增长17.21%,占医疗机构总数68.87%;营利性医疗机构5073个,较上年增长上2.65%,占医疗机构总数的30.53%。医疗机构按经济类型分,国有3736个,占全省医疗机构的22.48%;集体5871个,占35.34%;联营73个,占0.44%;私营医疗机构5275个,占31.75%。与上年比国有医疗机构增加193个,增长5.45%;集体医疗机构增加1215个,增长26.04%;私营医疗机构增长了5.97%。医疗机构中:医院1061个,比上年增加47个;卫生院1407个,比上年减少65个(减少的卫生院大多被改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395个,比上年增加2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8个,比上年减少了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7个;与上年相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8个,比上年增加80个。另外,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服务站13361个,较上年增加1732个。
与上年相比,2006年度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增长率比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增长率:
多17.46个百分点
少17.46个百分点
多26.04个百分点
少26.04个百分点
国务院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指出,三年内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在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的同时,我国还将提高基本保障水平。这表明:
提高基本医疗水平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得到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