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有100名工人报名参加了4项专业技能课程中的一项或多项。已知A课程和B课程不能同时报名,如果按照报名参加的课程对工人进行分组,将报名参加的课程完全一样的工人分到同一组中,则人数最多的组最少有多少人:
5
6
7
8
9
10
11
12
《深圳市行政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所称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指在深圳市行政机关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机关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__________公务员:
聘任制
选任制
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
据统计,2012年1-10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414.4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7%。其中,出口500.52亿美元,增长4.49%,进口913.96亿美元,增长23.92%。
2011年1-10月我国小麦产品的出口量约比大豆:
少0.5万吨
少3.5万吨
多3.5万吨
多9.5万吨
2011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065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中,6月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32.9%,增速比5月份回升3.6个百分点。
上半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实现收入761和1073亿元,同比增长36.5%和34.5%,分别高出全行业7.2和5.2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4.2个百分点。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发展较为稳定,分别实现收入2867和1673亿元,同比增长28.2%和23.9%。IC设计增长放缓,上半年实现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13.7%,低于去年同期20个百分点以上。
2011年上半年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同比增长了:
307亿元
365亿元
424亿元
488亿元
要保证学生的视力健康,就必须让他们与不卫生的用眼习惯作斗争;如果不对他们错误的用眼行为加以纠正,就会助长他们的不卫生用眼习惯。因此:
有不卫生的用眼习惯的人中没有学生
只有学生才会与不卫生的用眼习惯作斗争
如果不让学生与不卫生的用眼习惯作斗争就无法保证学生的视力健康
所有学生都与不卫生的用眼习惯作斗争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完成各题。由于气候、流通环节等原因,2011年河北省食品价格上涨12.2%;烟酒价格上涨3.3%;衣着价格上涨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0%;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2%。
2011年河北省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多少:
5.7%
5.9%
6.0%
6.1%
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80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人均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412元,增长12.4%;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0%;人均财产性收入649元,增长24.7%;人均转移性收入5709元,增长12.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比上年增加2279元。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同比增加532元,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0.3%。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达42.5%。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2520元,增长12.9%。其中,人均农业纯收入1897元,增加173元,增长10.0%。人均牧业纯收入463元,牧业收入在2009年和2010年出现连续下降后,增速大幅度回升至30.1%。这主要是牧业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生猪价格大幅上涨所致。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702元,增加101元,增长16.7%。其中,人均第二产业纯收入193元,增加11元,增长5.8%;人均第三产业纯收入509元,增加90元,增长21.4%。人均财产性收入229元,增加26元。人均转移性收入563元,增长24.4%。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50.3%
(2)与上年相比,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小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增幅
(3)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出售牧业产品增加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产品价格上涨。
1个
0个
2个
3个
2019年2月中下旬,某市统计局随机抽取2000名在该市居住半年以上的18-65周岁居民,就其2019年春节期间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上年春节相比,28.3%的受访居民消费支出有所增加,58%的受访居民消费支出基本持平。
2019年春节期间消费支出在5000元以上的受访居民人数有可能是:
320人
388人
420人
456人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50岁以下在岗职工总人数为:
2194
14733
16927
无法计算
已知甲、乙两人共有260本书,其中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乙的书有12.5%是专业书,问甲有多少本非专业书:
75
87
174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