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约为:
47.5%
50.5%
52.5%
56.5%
2017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174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8695万辆,增长12.9%;民用轿车保有量12185万辆,增长12.0%,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1416万辆,增长12.5%;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5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65.0万辆,比上年增加15.6万辆。
按地区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为15544万辆、9006万辆、6436万辆。其中,西部地区近五年汽车保有量增加1963万辆,年均增速19.3%,高于东部、中部地区14.6%、16.7%的年均增速。
2017年末,全国机动车驾驶人3.85亿人,近五年年均增加2467万人,汽车驾驶人超3.42亿人。从性别看,男性驾驶人2.74亿人,占71.2%;女性驾驶人1.11亿人,占28.8%,比上年末提高1.6个百分点。
2012年末西部地区汽车保有量为:
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中国去年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统计公报分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对外经济、交通邮电和旅游、金融、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以及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等十二部分,展示了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公报显示,截至2009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增速减慢4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收入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515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1005万人。
中国政府2009年推出四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公报显示,2009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中西部投资增长高于东部和东北地区。
200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比上年增长了:
2.53%
1.97%
1.26%
0.64%
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中国去年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统计公报分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对外经济、交通邮电和旅游、金融、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以及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等十二部分,展示了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公报显示,截至2009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增速减慢4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收入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515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1005万人。
中国政府2009年推出四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公报显示,2009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中西部投资增长高于东部和东北地区。
2007年末我国国家外汇储备是:
15288亿元
15376亿元
15288亿美元
15376亿美元
2015年末,全国网民人数为6882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网民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50.3%。2015年新增网民中,低龄(19岁以下)、学生群体占比分别为46.1%、46.4%。2015年新增网民中,71.5%的人使用手机上网,占比较2014年末提升了7.4个百分点;39.2%的人使用台式电脑上网,较2014年有所下降。
截至2007年末,我国约有多少亿非网民?
10.1
10.6
11.0
11.9
2013年末,吉林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30914个,比2008年(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6487个,增长5.2%;产业活动单位157542个,增加5490个;个体经营户972280个,减少12861个,其中:有证照个体经营户719319个,增加50818个。
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87.3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15.9万人,增长3.4%。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81万人,比2008年末减少34.2万人,下降15.9%。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55.8万人;建筑业53.8万人,占11.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3.8万人,占11.0%。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7.4万人,占37.2%;批发和零售业63.0万人,占34.8%;住宿和餐饮业22.6万人,占13.0%。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65441.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27113.9亿元。
2013年末与2008年比较,吉林省产业活动单位大约增加:
1.04%
7.6%
3.6%
1.3%
2007年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男性比女性少( )万人。
78.21
79.05
79.44
79.57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
二者都是一直上升
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某市学生招生毕业均在9月份,2019年末有普通高校2所,普通本专科(不含成人)在校生22555人。高考文理本科达线率为50.14%。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16所,在校生16079人。普通高中19所,在校生20387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8.51%。普通初中101所,在校生33552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129所,在校生6852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176所,在校生3671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2.01%。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112人。
2019年末该市每所小学约有多少人?
531
332
1073
1005
2016年江苏规模以上光伏产业总产值28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较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2720.5亿元,增长9.9%,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53.6亿元,增长11.6%,增速回落8.8个百分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光伏产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2%、9.0%、39.0%。2016年江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23万千瓦,年末累计装机容量546万千瓦。
2015年末江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是:
123万千瓦
423万千瓦
546万千瓦
669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