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某省全社会研发经费达612.93亿元,R&D(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1.9%。比2010年提高0.12个百分点。2011年,该省R&D人员达26.288万人,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的研发人员比例达0.72%。2011年,该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6.5万件和13万件。同比增长35%和11.7%。2011年,该省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68.2968亿元。2011年,该省每万元GDP能耗0.590吨标准煤。
2011年,平均就业人员创造的GDP为:
23.316万元
1227.1563万元
3.864万元
88355元
2011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77.4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2%。其中旅客周转量403.53亿吨公里,增长12.2%;货邮周转量173.91亿吨公里。
2011年,国内航线完成运输周转量380.6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12.64亿吨公里,增长9.1%;国际航线完成运输周转量196.84亿吨公里,增长2.0%。
2011年,全行业运输收入水平为5.83元/吨公里,同比增长0.56元/吨公里,其中国内航线(不含港澳台航线)6.91元/吨公里,同比增加0.69元/吨公里;港澳台航线7.58元/吨公里;国际航线3.68元/吨公里。
2011年民航运输收入比2010年增长了多少亿元:
227
396
528
640
2003年至2011年,我国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3.1%,比2002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1%,外需贡献率则由2002年7.6%转化为负4.1%,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我国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1.3和2.0个百分点。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2%、23.5%和10.7%,分别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个百分点。
从2002年到2011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增长3.5个百分点
增长11.7%
下降3.5个百分点
下降了11.7%
截止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4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7.0%;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8.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4.9%。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比上年增加48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
2012-2017年,下列经济类型中,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速最快的是:
私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单位
股份有限公司
下列哪一幅图能反映出2012-2015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中净增人口变化情况?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2009年1-10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8953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38800亿,增长16.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192亿元,增长31.4%。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8830亿,同比增长13.8%,地方项目投资80123亿,增长28.6%。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070亿、39048亿和48835亿,同比增长39.9%、29.6%和24.7%。
从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1258亿元,同比增长24.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1440亿元,增长12.3%;非金属矿制品业投资2159亿元,增长53.5%;黑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982亿元,增长14.5%;有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983亿元,增长33.4%;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6017亿元,增长9.4%;铁路运输业投资1590亿元,增长7.9%。
从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78995亿元,同比增长27.2%;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分别完成4210亿元和5254亿元,分别增长30.7%和19.2%。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城镇投资到位资金100141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国内贷款增长14.3%,利用外资增长17.5%,自筹资金增长32.7%。
2009年1—10月,中央项目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是:
9.93%
90.07%
26.9%
31.4%
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1.1%,增速分别快于人均消费支出19和66个百分点。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和3.2%,比2002年分别提高0.5和0.6个百分点。
表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最小的一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文化消费之比约为:
7.0:1
7.2:1
7.9:1
8.2:1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05年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增加2193万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增加974万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增加3746万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口减少4485万人。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15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由8930人上升为12445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人口由14032人上升为15350人;具有初中教育水平人口由38788人下降到35633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口由26779人下降为24356人。
相比于2005年,2010年每10万人中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
上升了1318人
减少了1051人
上升了2485人
减少了2185人
2020年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约5.38%。从地区分布上看,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
从性别构成上看,2020年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从年龄构成上看,2020年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从城乡分布上看,202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从民族构成上看,2020年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2020年,中部地区人口比西部地区少:
约1721万人
约1821万人
约1921万人
约2021万人
2015年1-3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03155.5亿元,同比下降6%。其中,中央企业收入63191.3亿元,同比下降7%。地方国有企业收入39964.2亿元,同比下降4.2%。
1-3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100345.5亿元,同比下降5.1%,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9%、増长2.3%和增长7.3%。其中,中央企业成本60216.5亿元,同比下降6.4%;地方国有企业成本40129亿元,同比下降3.1%。
1-3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997.3亿元,同比下降8%。国有企业应交税金9383亿元,同比增长0.13%。
3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54875.4亿元,同比增长12%;负债总额685766.3亿元,同比增长11.9%;所有者权益合计369109.1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554658.3亿元,同比增长10.5%;负债总额363304亿元,同比增长10.4%;所有者权益为191354.4亿元,同比増长10.7%。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500217.1亿元,同比增长13.8%;负债总额322462.3亿元,同比増长13.7%;所有者权益为177754.7亿元,同比增长13.9%。
2015年3月末,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约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50%以下
50%-60%
60%-70%
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