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3年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保持稳定
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有逐年缩小的趋势
有时缩小有时扩大
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王某家传的青花瓷器的展览会上被专家估价为200万元
李某买了一辆载重10吨的货车跑运营,每年收入8万元以上
赵某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公司给予10万元的奖励
高某在闹市有一间房屋,某厂家在房顶安放了广告牌,并支付给他一定费用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0%。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长6.3%。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增长1.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增长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增长4.5%。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 )万元。
3.33
3.42
3.51
3.60
2018年1—5月,非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月均收入为多少亿元?
741
1076
2485
2580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2017年上半年,人均财产净收入比上年约增加多少元?
92
102
112
122
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为635.2亿件,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分别完成业务量506.3亿件、81.9亿件和47亿件。全年快递业务收入7497.8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的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分別为80.2%、11.3%和8.5%。东部、中部、西部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分别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上升0.1个百分点和下降0.3百分点。
2016—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分別为3974.4亿元、4957.1亿元、6038.4亿元。
2017—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20%的年份有几个?
0
1
2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5.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0.6万亿元,增加14.9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2.1万亿元,增加12.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增加12.6万亿元。
金融机构境内住户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250472亿元,增加60998亿元。其中,短期消费贷款余额49313亿元,增加8347亿元;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01159亿元,增加52651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30959亿元,比上年增加27.5%。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7442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792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725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0513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4603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184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4726亿元。
注:[1]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2016年全年保险公司各类赔款及给付占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约为:
1/2
1/4
2/3
1/3
S企业与J企业生产和销售一样的仪表,S企业和J企业中员工的工资都占生产仪表成本的40%,S企业正在寻求强于J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为达这个目的,S企业应该降低员工的工资。
以下哪一项如果是正确的,将最能削弱上述论述:
因为他们生产少量的精密仪器,仪表制造商们不能在原材料上获得批量折扣
工资降低会降低员工工作质量,继而导致销量下降
J企业去年抢走了S企业20%的生意
S企业付给它的员工的工资,平均说来,比J企业高10%
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中,2018年外商独资企业进口额占全国外商独资企业进口额比重高于2017年水平的直辖市有几个:
0
1
2
3
过度营销:指企业过分依赖或使用促销手段以获取利润或经营业绩,而不考虑顾客心理感受的短期营销行为。
下列属于过度营销的是:
某影片首映期间,影院、市民广场、居民区甚至学校周围到处张贴着巨幅海报
某微商为了扩大营销面,在各大门户网站发布大量广告,以推销自己的产品
某健身中心为稳定、扩大自己的客户群,以优惠的价格吸引顾客办理年卡
某博物馆为了让市民了解馆藏的国宝,连续十多天在新闻媒体上介绍国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