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江苏最终样本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0.94%。调查显示: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同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07万人,增长1.36%。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64万人,占13.35%;15~64岁人口为5910万人,占74.13%;65岁及以上人口为999万人,占12.53%。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4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274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744万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0~14岁人口比重比65岁及以上人口:
少0.48个百分点
少2.12个百分点
多0.48个百分点
多2.12个百分点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4.83岁,而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左右。因此,六十多年前人们认为的老年人现在看起来其实只是中年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建国以来,新生婴儿死亡数量的减少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的最重要原因
建国初期,国家正从战乱转向和平,全国形势仍不稳定,人口数量远低于现在
建国初期,生活环境比较艰苦,人们的营养水平比现在差得多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水平比建国初期有很大提高
2011年的总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0-14岁”的人口大约多( )万人:
7910
8850
9320
997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适当减轻妇女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责任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很多经济学家统计,印度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而前景光明,因为它将逐步收获“人口红利”。未来十年,印度的就业人口将增长26%。这些年轻劳动力将显著降低人口的抚养比,从而提高储蓄率,促进投资,推动经济发展。但年轻人口转化为劳动力的前提在于一个国家的教育设施是否完备,能否提供足够的培训。印度欠缺的也正在于此,研究显示,尽管每年新增劳动人口1280万。但印度每年仅能培训310万人,只是新增人口1/4,剩下的3/4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负担。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人口红利”能推动经济起飞
出生率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高出生率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教育资源欠缺阻碍经济发展
2005年与2004年对比,男性人口比重:
有所上升
有所下降
无法判断
基本没变
2020年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约5.38%。从地区分布上看,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
从性别构成上看,2020年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从年龄构成上看,2020年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从城乡分布上看,202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从民族构成上看,2020年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与60—64岁人口占比相差:
约6.3%
约7.3%
约8.3%
约9.3%
按年末总人口计算,2005年人口增长率为:
5.91‰
5.21‰
6.32‰
6.54‰
英国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发生在6000年前。这些人的祖先大多来自一个被称为早期欧洲农民的群体。第二次迁徒发生在青铜时代早期,迁徙群体的祖先最终产生了英格兰和威尔士至少90%的基因组成。为了确定第三次人口迁移,研究团队对考古遗骸的近800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从青铜时代早期到晚期英格兰和威尔士早期欧洲农民的血统平均比例从30%左右增加到36%左右。而在铁器时代,这一比例稳定在人口的近一半。研究人员据此表示,他们发现了法国人大规模移民至英国的证据。
要得到上述研究推论,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迁徙的法国人中拥有一定比例的早期欧洲农民血统
青铜时代的中后期是英国与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联系紧密的时期
基因测序利用的遗骸是在英国、西欧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
今天生活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比青铜时代早期的人拥有更多的早期欧洲农民血统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05年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增加2193万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增加974万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增加3746万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口减少4485万人。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15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由8930人上升为12445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人口由14032人上升为15350人;具有初中教育水平人口由38788人下降到35633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口由26779人下降为24356人。
2015年初中教育程度人口相比2000年:
下降了3.16%
提高了13.8%
下降了11.4%
提高了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