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和丙共同投资一个项目并约定按投资额分配收益。甲初期投资额占初期总投资额的1/3,乙的初期投资额是丙的2倍。最终甲获得的收益比丙多2万元。则乙应得的收益为多少万元:
6
7
8
9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的总和,它等于工资和福利之和。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属于劳动报酬:
小王超额完成计件任务500件,按单价10元计,公司付给他5000元人民币
小王超额完成任务,公司除发一定数目的工资外,给了他两周的带薪假期
小王把公司发的5000元用来购买股票,获得了2000元的收益
小王完成任务后又加班工作了4小时,公司付给他400元的加班费
2014年1~5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25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软件产品完成收入4141亿元,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完成收入2649.3亿元,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完成收入1399.2亿元,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完成收入2429.5亿元,嵌入式系统软件完成收入2230.3亿元,IC设计完成收入405.1亿元。
2014年前5个月完成收入排名前三的软件业务,同期完成收入占我国软件业务总收入的比重约为:
61.8%
69.6%
81.2%
86.5%
2011年,Z省对8个主要市场的进口额增速最快的三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额之和为:
168亿美元
212亿美元
287亿美元
343亿美元
2013年12月26日,中国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65元,是1978年的11.5倍,年均增长7.4%。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917元,是1978年的11.8倍,年均增长7.5%。二者均为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后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17.5元。
从各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201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最高的均为上海,分别达到40188元和17804元。北京排名第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649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6476元。
从收入高低对比来看,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高收入家庭(最高20%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为43797.5元;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只有1587.7元。
根据城乡居民对2014年物价水平变化的调整数据显示,认为物价水平会有大幅度上涨的人数比重为35.5%;认为物价会平稳上涨的人数比重为48.3%;其他观点的人数比重为16.2%。
资料数据表明,2012年北京城乡居民收入比是:
2.21:1
1:3.21
1:2.21
3.21:1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保持增长,分行业及分区域的营业收入情况如下表: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中,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分别约为( )。
70%、19%
74%、17%
70%、17%
74%、19%
2014年某区限额以上第三产业单位共674家,实际收入1059.1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1.9%;从业人员达到58631人,同比下降4.3%。
2014年该区限额以上第三产业单位平均每名从业人员创造的利润比上年约:
下降了7%
下降了17%
上升了7%
上升了17%
2011年前十一个月,某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3763.00亿元,实现增加值896.31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30.7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11.6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32%。高新技术产业各领域的增加值如下图所示:
若该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则2012年前十一个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同期约增加多少亿元:
210.7
486.3
275.5
685.6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009年末与2005年末相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
566.4万人
708万人
720万人
900万人
果农陈伯将收获的水果全部卖出,出售价格为苹果5元/公斤,冬枣6元/公斤,甜橘7元/公斤,已知苹果和冬枣的产量之比为4:3,苹果和甜橘的产量之比为5:2,出售冬枣的收入比甜橘多3400元,问他销售水果的总收入为多少元?
22800
23400
24000
2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