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就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重大部署。关于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措施
要重点解决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中的贫困人口搬得出的问题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在其著名的“前景理论”中提出:(a)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b)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c)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下面不符合前景理论的是:
A是肯定赢1000元;B有50%的可能性赢2000元,50%的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大部分人会选择A
采用X方案,可以救200人;采用Y方案,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救600人,三分之二的可能一个人也救不了,人们更愿意选择X方案
如果你有几个好的消息要发布,应该把它们合在一起发布
在基金年收益率达到3%之前,基金管理公司只收取0.5%的管理费,用于维持其成本;在年收益率处于3%~4.5%的阶段,基金管理人额外收取超过3%收益部分的50%作为业绩报酬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2020上海A046】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所给图形规律的是:【2020广东县级047】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阶层流动的重要工具。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这种刚性就业观便应逐渐向弹性就业观转型。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主要宗旨是为各个阶层的人们在人生、事业的各个阶段提供样态更为丰富的高等教育服务,这意味着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家长应该把接受高等教育看成人生的一种有益的经历,或者把它作为一种丰富自我的储备。接受高等教育后也许会获得一份工作,也许不会;也许会多次更换工作,也许工作后又返回学校再接受教育……如果这个阶段还苛求高校人才培养要和每一个潜在的工作岗位一一对应,高等教育将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就业观的选择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就业观应该转变
高等教育推动阶层流动的功能正在消失
普及高等教育会带来一定的社会负效应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我国吸收外资突破1万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金额;整个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1493.6亿元,同比增长14.9%;有专家据此认为,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将不断提升。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专家观点的是:
国际权威机构最新调查显示,97%的受访外企打算继续扩大在华投资
调研显示,99%的受访在华日企表示,未来3至5年会加大对华投资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庞大、供应链发达完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2021年全球跨国投资疲弱,唯有中国吸收外资增长率保持两位数
2020年12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下列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形成原因与“8848.86米”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板块挤压 雪面高程
板块挤压 岩石面高程
板块张裂 雪面高程
板块张裂 岩石面高程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2020上海B039】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从历史上看,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省(区市)的城市化大致处于共同进步的阶段,除了上海这样早就有市场经济元素的大城市外,绝大多数地区都需要经过一个农村转向城市的“原始积累阶段”。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内城市之间发展差距变大,不同层级的城市规模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轨迹,一线城市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而一些二三线城市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入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这两年兴起的二三线城市的“抢人竞争”就是基于这种背景出现的,这是中国城市化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在一线城市格局逐渐明确之后,对二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区的抢夺,则成为新一轮的竞争。
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地域特色
二三线城市“抢人竞争”的大背景
“十一五”时期后两年该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平均比重是:
3.858%
3.856%
3.854%
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