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这个词,最早于2001年出现在网络论坛中,指的是一批活跃于网络论坛的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2003年开始,它更多指的是一批被商业运作出名的生于1980年以后的写手。2004年底,随着“80后作家”的批量涌现,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称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群体。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充满希望”的一代
“80后”的由来
用新视角理性看待“80后”
“80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某单位有2个处室,甲处室有12人,乙处室有20人。现在将甲处室最年轻的4人调入乙处室,则乙处室的平均年龄增加了1岁,甲处室的平均年龄增加了3岁。问在调动之前,两个处室的平均年龄相差多少岁?
8
12
14
15
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雨果这句话意在强调: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理想受生活存在的制约
人要有物质生活,又要有精神生活
人的存在由高到低可以分出不同层次
文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对自由心灵的表达,是伟大思想与丰富想象力的结合。而“网络文学”的特质正是“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网络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与职业,而且绝大多数与文学无关,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身份背景千差万别,他们的创作也因此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与传统文学正儿八经的叙事、抒情相比,神与貌皆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我们以全新认知面对这一文学形态。有学者提出,网络文学最鲜明的特征是“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这与目前主流文坛的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是“在生存中写作”,而职业性作家文学则在很大的意义上是“在写作中生存”。
下面叙述中,不属于网络文学特征的是:
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
网络作家有着与文学无关的身份与职业,因而创作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
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
“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作家是“在生存中写作”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是:
深化合作,共创“一带一路”新发展
推进互联互通,共创经济发展新未来
共建“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携手共进,展望未来,推动“一带一路”新发展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以来,在居民分类、垃圾分类处置、全过程分类体系、配套制度规范以及社会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下图为上海市垃圾分类年度日均完成量及2020年目标,下表为上海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量。
2019年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同比年增长率,与日均湿垃圾分出量同比年增长率相差约:
330%
340%
485%
490%
2019年,亚马逊雨林和澳大利亚东部丛林分别发生了严重的山火,对生态环境造成多方面影响。下列影响属于不可逆的是:
当地生物种群数量的降低
植物燃烧留下的有毒物质
生物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森林植被的破坏
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
最能支持以上观点的是:
作文是不能靠别人教的
会写作的作家很少见
祖传的作家很少见
作家的子孙有很多是作家
某公司针对A、B、C三种岗位招聘了35人,其中只能胜任B岗位的人数等于只能胜任C岗位人数的2倍,而只能胜任A岗位的人数比能兼职别的岗位的人多1人,在只能胜任一个岗位的人群中,有一半不能胜任A岗位,则招聘的35人中能兼职别的岗位的有( )。
10人
11人
12人
13人
特立独行的人生,无法被标签化定格,作家张贤亮即如是。2014年9月27日下午,张贤亮猝然病逝,“灵与肉”已经安息,可是在要“_______”的时刻,却似乎没有哪个标签能准确无虞地概括其一生:“新中国首个突破‘性禁区’的作家”“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先锋文学第一把火的点燃者”“一个成功出卖荒凉的人”。似乎只有把这些都合起来,才能拼凑出其遍是棱角的人生切面。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曲终人散
结案陈词
尘埃落定
水落石出